时间: 2025-04-26 03:1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18
石镜寺
作者: 卢照邻 〔唐代〕
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
鸾沉仙镜底,花没梵轮前。
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
隐隐香台夜,钟声彻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寺庙和它周围的景象。诗的开头提到了一座古墓和芙蓉塔,周围笼罩着松柏的烟雾。接着描写了沉沉的鸾鸟在仙镜的水面下,花朵在梵轮前悄然凋零。接着提到千古佛的铢衣,和两轮宝月的圆满。最后,隐隐约约的香台在夜色中,钟声响彻九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照邻(公元640年-公元703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擅长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石镜寺》创作于唐代,诗人可能在游览寺庙时,感受到这里的宁静和神秘,便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敬仰。
《石镜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寺的神秘与庄严。开头的“古墓芙蓉塔”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古老的墓葬和高耸的塔楼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接下来的“神铭松柏烟”,则让人联想到古老的铭文和苍翠的松柏,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鸾沉仙镜底”一句,展现了恬静的自然景观,鸾鸟的沉静与水面倒影的结合,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仙境。紧接着的“花没梵轮前”,不仅描绘了花朵的凋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轮回。
“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与追求,佛的衣袍与明月象征着永恒与神圣。最后一句“隐隐香台夜,钟声彻九天”,在夜晚的氛围中,香台的隐约和钟声的回响,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运用了许多自然和宗教的元素,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宗教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超越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卢照邻的《石镜寺》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城市的繁华
B. 古寺的宁静
C. 自然的野趣
诗中提到的“鸾”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佛教法器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讽刺社会现象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卢照邻的《石镜寺》都在描绘自然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而后者则注重对历史与宗教的思考。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其情感更加奔放,与卢照邻的内敛风格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