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48:44
楚圭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
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这首诗的意思是:楚国的圭和班的序言不算轻薄,值得珍惜的是这一条顺利的官路,能与圣明的君主相配。过去宫中常常推崇的皇甫谧,如今寺里却得到了夏侯婴的推荐。官职的高低随科举考试而定,官员的品位在各地都显得干净清白。应该笑话马安这个虚伪的宦官,他经过四次迁移才终于成为了卿。
作者介绍:罗隐,字少逸,号蘼芜,晚唐诗人,精于诗词,尤其以五言诗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对官场风气的观察与批判,尤其是对那些虚伪的宦官的讽刺。
罗隐的这首《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通过对人物及其地位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官场的风气。开篇提到的“楚圭”和“班序”,隐喻了对古代典籍与传统的重视,强调了在当时社会中,能够获得良好官职的路径并非轻松之事。接着提到的宫廷与寺庙,正是权力和文化交汇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推荐和任用方式。
“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官职的流动与变迁,表面上看似清白,实际上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利益关系和竞争。而最后“应笑马安虚巧宦”,则将视线转向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攀附权贵的宦官,严厉的讽刺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罗隐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与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出了一幅清丽而又复杂的官场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官场风气的讽刺,强调了官员的道德与责任,以及对虚伪者的嘲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马安”是指: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罗隐的《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更侧重于官场内部的复杂关系,而杜甫则关注于更广泛的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两者都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