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32:58
新恩别启馆娃宫,还拜吴王向此中。
九牧土田周制在,两藩茅社汉仪同。
春生旧苑芳洲雨,香入高台小径风。
更有宠光人未见,问安调膳尽三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在临别之际向吴王致敬,表达了对新恩的感激。诗中提到的“九牧土田”指的是周朝的治理制度,而“两藩茅社”则象征着汉朝的礼仪。春雨滋润了老旧的园子,花香飘散在高台的小路上。最后,诗人感叹还有未曾见过的宠爱,询问三公的安危,隐含对权势和人情的思考。
罗隐,字甫,号逸少,是唐代末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以抒情见长,关注社会时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钱塘府亭》作于唐代,诗人游览钱塘江附近的亭台楼阁,感受到周围的自然美和历史的沧桑,产生了对过往的思考和对新生活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恩宠与人际关系的深思。开头两句表现了对吴王的敬仰和对新恩的感激,隐含着对权力的渴望和依赖。接下来的“九牧土田”和“两藩茅社”使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感,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春生旧苑芳洲雨,香入高台小径风”则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后的生机盎然,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细腻情感。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提到的“宠光人未见”暗示着自己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孤独感,而“问安调膳尽三公”则又将其与权力的关系拉得更近,隐含着对社会阶层与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权力、恩宠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情冷暖和社会变迁的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吴王”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王?
“九牧土田”指的是哪一朝代的治理制度?
诗中提到的“三公”是指什么?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罗隐的诗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与权力的思考,而李白的诗则更偏向于历史的追忆与个人的情感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