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50:42
作者:罗隐 〔唐代〕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
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
战国时期的历史浩瀚而难以重温,这里的一切迹象让我想起知音。
我强行停下骑马,山花在晨曦中绽放,想要悼念那遗留下的灵魂,却发现野草已深。
如今的世道轻视英雄骏马,不知高台之上哪里还有黄金。
思及郭隗的一生,我想到他不愿殉葬昭王,实在是个负心之人。
作者介绍:罗隐,字梦阮,号玉华,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历史的变迁与人心的浮躁。诗人通过燕昭王的墓,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忠诚的思考,展现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背叛的失望。
《燕昭王墓》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开篇的“战国苍茫难重寻”体现了历史的遥远与不可追寻,诗人在历史的遗址中感叹过往的辉煌与英雄。接着,“强停别骑山花晓”描绘了诗人骑马途中偶然停下,意在感怀昔日的英杰,山花盛开,暗示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美好的追求。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进一步沉浸在对遗魂的哀悼中,“欲吊遗魂野草深”显示出对逝去的忠诚与英雄的怀念,而“浮世近来轻骏骨”则揭示了当今社会对英雄的漠视,反映了现实的无情与冷酷。最后,诗人提到郭隗不愿殉葬昭王,表达了对忠诚的质疑与对历史人物抉择的反思,诗的结尾以“是负心”收束,情感愈加深沉与复杂。
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也蕴含了对人性与忠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美德的呼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英雄的敬仰、对忠诚的质疑,诗人通过对燕昭王墓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时代的变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燕昭王墓》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不殉昭王”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与人生命运的思考,但《燕昭王墓》更多地关注忠诚与背叛的主题,而《登高》则突出个人的悲苦与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