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烽台秋望》

时间: 2025-07-30 06:39:47

诗句

惨淡黄云戍,阴森白骨堆。

望乡无故识,吊古有荒台。

海月三更出,悲风万里来。

愁心当此夕,鸿雁不胜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39:47

原文展示

惨淡黄云戍,阴森白骨堆。
望乡无故识,吊古有荒台。
海月三更出,悲风万里来。
愁心当此夕,鸿雁不胜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景象:昏暗的黄云笼罩着边关,冷酷的白骨堆积在一起。向远方的故乡望去,心中却没有熟悉的景物;缅怀历史的古台,已然荒废。海上的月亮在深夜升起,悲伤的风远道而来。此时此刻,心中充满愁苦,鸿雁在空中飞翔,更显得哀伤。

注释

  • 惨淡:形容阴暗、萧条的样子。
  • 黄云:指的是黄昏的云彩,给人以忧郁的感觉。
  • :边防的意思,指守卫边疆的士兵。
  • 白骨堆:指战场上死去的士兵尸骨,暗示战争的残酷。
  • 望乡:思念故乡。
  • 无故识:没有熟悉的故乡景物。
  • 吊古:缅怀古代的事物或历史。
  • 荒台:指荒废的古台,象征历史的沧桑。
  • 海月:指海边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悲风:悲伤的风,增强了诗的愁苦情感。
  • 鸿雁:指候鸟,象征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亨,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诗风多以沉郁、悲凉为主,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烽台秋望》写于战乱时期,诗人目睹边疆的惨烈景象,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国破家亡,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悲痛。

诗歌鉴赏

《烽台秋望》是一首充满悲凉气息的诗作,通过对边疆惨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故乡的思念。首句“惨淡黄云戍”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黄云象征着阴郁与萧条,戍字则直接与边疆的防守联系在一起,暗示着战争的残酷。接下来的“阴森白骨堆”,更是加深了这种氛围,令人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沉重。诗人在“望乡无故识”中表现出对故乡的渴望与无奈,过去熟悉的景象在战争中已然消逝,让人心生惆怅。

“吊古有荒台”一句,古台的荒凉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无情,诗人站在这里,既是对历史的追思,亦是对现实的感慨。海月与悲风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凄冷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最后一句“鸿雁不胜哀”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鸿雁自古以来就是思乡的象征,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更流露出对流亡生涯的无奈与痛苦。整首诗以凄凉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家乡的深切关怀和无尽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惨淡黄云戍:描绘边境的阴暗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2. 阴森白骨堆:展现战场上死亡的惨状,直接揭示战争的残酷。
  3. 望乡无故识:思念故乡,但故乡的景物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4. 吊古有荒台:古台象征历史的遗迹,表达对历史的感叹与思考。
  5. 海月三更出:描绘夜晚的海上月亮,营造出孤独的意境。
  6. 悲风万里来:悲伤的风从远方吹来,增强了诗的愁苦情感。
  7. 愁心当此夕:在这样的夜晚,心中充满了愁苦。
  8. 鸿雁不胜哀:鸿雁的哀鸣,象征着思乡与忧伤的加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骨堆”比作战争的残酷,直接传达出死亡的氛围。
  • 拟人:用“悲风”来增强情感的表现,使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海月三更出,悲风万里来”,形成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思乡、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愁苦情感,展现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云:象征着阴郁与萧条,暗示着战争带来的苦难。
  • 白骨:代表死亡与战争的惨烈,直观地展示了战场的悲惨。
  • 荒台:历史的象征,表达对往昔的追思。
  • 海月:孤独与冷清,表现思乡之情的深刻。
  • 鸿雁:代表思乡之情,传达了无尽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惨淡黄云”指代的是什么?

    • A. 边疆的景象
    • B. 黄昏的云彩
    • C. 战争的惨状
    • D. 诗人的情感
  2. “白骨堆”象征着什么?

    • A. 生机
    • B. 死亡
    • C. 家乡
    • D. 历史
  3. 诗人在“愁心当此夕”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愁苦
    • D. 期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与《烽台秋望》的“惨淡黄云戍”相似,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希望,而《烽台秋望》则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月峡 诗偈 其一六○ 哭陈石亭 送刘仁规 沈孟威年兄乃堂伯母节寿歌 杂咏 其三 夜宿潭江镇 对竹衍坡诗意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十四 寄建州姚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洞见症结 生光 声偶擿裂 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炉的词语有哪些 怒发冲冠 髟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裂组 攴字旁的字 祖爷 口惠而实不至 彩车 艸字旁的字 不护细行 百桷 舌字旁的字 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