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0:55
原文展示:
过洞庭 张栻 〔宋代〕
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篙师起相呼,牵帆上高桅。我亦推枕听,波浪声轰豗。窗间试一觇,万顷银山开。附火且安坐,念此亦快哉。良久天平明,已见金沙堆。泊舟古庙底,喜色动舆台。我行正长夏,及此岁律摧。通籍恨亡补,敢赋归去来。所至有何忙,妙处姑徘徊。险阻元自平,鸥鸟亦不猜。万事有定理,渠谩费安排。明朝上湘水,雪意正栽培。行矣一杯酒,好在故园梅。
白话文翻译:
城头的鸡开始鸣叫,浩荡的风开始回旋。船夫们相互呼喊,拉起帆布升上高高的桅杆。我也推开枕头,听着波浪的轰鸣声。从窗户向外望去,万顷的水面像银山一样展开。靠近火堆坐下,想到这一切真是快意。不久天亮了,已经能看到金沙堆。船停泊在古庙的底部,喜悦之情在船上蔓延。我正行走在漫长的夏日,岁月如梭。虽然有遗憾未能弥补,但我不敢轻易吟唱归去之歌。所到之处有何匆忙,美妙之处且让我慢慢欣赏。险阻原本就是平坦的,鸥鸟也不再猜疑。万事都有其定理,何必费心安排。明天将上湘水,雪意正在酝酿。走吧,喝一杯酒,好在故园的梅花依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宋代的一次旅行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清晨出发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出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诗中“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风的动感,而“篙师起相呼,牵帆上高桅”则生动地展现了船夫们的忙碌。诗人通过“我亦推枕听,波浪声轰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诗中的“万顷银山开”和“已见金沙堆”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超然。最后,诗人通过对“万事有定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出发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和乐观的态度,认为万事都有其定理,不必过分费心安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豁达心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城头鸡一号”象征什么? A. 夜晚的结束 B. 新的一天的开始 C. 风的到来 D. 船的出发
“万顷银山开”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山脉 B. 水面 C. 云彩 D. 沙漠
诗中“万事有定理”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万事皆可预测 B. 万事皆有其规律 C. 万事皆可改变 D. 万事皆可避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