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杭州姚郎中》

时间: 2025-04-27 12:51:14

诗句

能除疾瘼似良医,一郡乡风当日移。

身贵久离行药伴,才高独作后人师。

春游下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诗。

借问公方与文道,而今中夏更传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1:14

原文展示:

能除疾瘼似良医,一郡乡风当日移。
身贵久离行药伴,才高独作后人师。
春游下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诗。
借问公方与文道,而今中夏更传谁。

白话文翻译:

这位医生能像良医一样解除疾病的痛苦,曾使一方乡土的风气发生了变化。
他身居高位,却长久不与药伴为伍,才华横溢,独自成为后人的老师。
春天游玩时下马都成了宴会,官员们散去后看山便能作诗。
我想问问如今的公方与文道,现在的中夏又传承了谁的风采?

注释:

  • 疾瘼:疾病与痛苦。
  • 良医:良好的医生,能医治病痛的人。
  • 一郡:一个地区,指广泛的地方。
  • 身贵:指身居高位,地位尊贵。
  • 药伴:与药物相伴,指从事医疗工作的人。
  • 才高:才华出众。
  • 公方与文道:公方指的是当时的名士或文人,文道指的是文采与道德。
  • 中夏:指夏季,特指当时的文化和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0年),字子干,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广泛游历,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事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干游历杭州期间,受到当地名医的启发,表达了对医者的钦佩与对文人风气的思考,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医者与文人的尊重。

诗歌鉴赏:

方干的《上杭州姚郎中》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诗作,既赞美了医者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诗中开篇即以“能除疾瘼似良医”来称颂姚郎中的医术,展现了医者的救人情怀,营造出一种温暖的人性光辉。接着,诗人提到姚郎中身居高位,久离行医,暗含对社会地位与职业选择的思考,表现出对医者的尊重与期望。

“春游下马皆成宴”一句则描绘了春天游玩时的欢愉场景,反映出人们在春日中的愉悦心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通过“吏散看山即有诗”,诗人巧妙地将游玩与诗歌创作结合,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文化氛围。

最后两句则是对当今文化的思考与拷问,诗人通过“借问公方与文道”,引出对当时文人风采的追问,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与期待。整首诗在赞美医者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文人气质的反思,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能除疾瘼似良医:赞誉姚郎中有如良医般的高明医术,能解除众人的疾病与痛苦。
  2. 一郡乡风当日移:说明他的医术改变了当地的风气,提升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3. 身贵久离行药伴:尽管身居高位,姚郎中却长期离开了药方与行医的生活。
  4. 才高独作后人师:他的才华出众,成为后人的典范与老师。
  5. 春游下马皆成宴:春天游玩时,大家下马聚会,场面热闹而愉悦。
  6. 吏散看山即有诗:官员们散去后,诗人与自然相伴,随即产生诗意。
  7. 借问公方与文道:诗人想询问当今的名士与文采,想知道他们在传播什么样的文化。
  8. 而今中夏更传谁:在当今的中夏季节,究竟有哪些文化值得传承与发扬?

修辞手法:

  • 比喻:“似良医”将姚郎中的医术比作优秀的医生,突显其价值。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节奏感与美感。
  • 排比:“春游下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诗”通过并列的方式,展示了春游的乐趣与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姚郎中医术的赞美,反映了对医者的崇敬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切与自我定位,传达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良医:象征着医者仁心,传递着救助他人的高尚情操。
  • 乡风:代表着地方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体现社会的进步。
  • 春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自然的美与人文的和谐。
  • :自然的象征,代表着诗人的灵感来源与文化的根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干的《上杭州姚郎中》是赞美什么职业的?

    • A. 教师
    • B. 医生
    • C. 官员
  2. 诗中提到的“良医”指的是谁?

    • A. 方干
    • B. 姚郎中
    • C. 诗人
  3. 诗中提到的“春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人们的聚会
    • B. 农田的景象
    • C. 秋天的黄昏

答案:

  1. B. 医生
  2. B. 姚郎中
  3. A. 人们的聚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文情感。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诗意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方干《上杭州姚郎中》与杜甫《春望》都反映了对社会风气与人文精神的关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医者的赞美,后者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人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阮受益所藏古砚篆文有羽阳千岁盖秦穆公宫瓦也 赠汪鹤舟 缫丝行 蚕妇叹 龙泉观 田家杂兴和林屋山人作 其一 方正学画竹赞心斋先生家藏 杨太真华清宫上马图 读骚 田家杂兴和林屋山人作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依旧式 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陵阻 頁字旁的字 迟懦 朋比作奸 包含搏的词语有哪些 接丝鞭 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魂祈梦请 旗门 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报效万一 齒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揭人之短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