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郊行望》

时间: 2025-07-26 20:26:33

诗句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26:33

原文展示:

冬郊行望 王勃 〔唐代〕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白话文翻译:

在冬日的郊外行走,远望山岩上密集的桂花洁白如雪,稀疏的梨树林中叶子泛着红光。站在江边高地,寒冷中远望一切,归家的念头如同断线的征篷,无法安定。

注释:

  • 桂密:指桂花密集。
  •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 梨疏:梨树稀疏。
  • 林叶红:指梨树叶在冬季变红。
  • 江皋:江边的高地。
  • 寒望:在寒冷中远望。
  • 归念:回家的念头。
  • 断征篷:比喻归乡的念头中断,如同断线的征篷无法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以抒情诗见长。《冬郊行望》是他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之作,反映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勃旅途中,当时他远离家乡,身处异乡,冬日的景色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冬日郊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渴望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日的郊外为背景,通过对桂花和梨树叶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寒冷而静谧的氛围。桂花的洁白和梨树叶的红,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这两句诗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的“断征篷”比喻形象生动,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漂泊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王勃抒情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密岩花白”:描绘山岩上密集的桂花,洁白如雪,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梨疏林叶红”:描述稀疏的梨树林中叶子泛红,与桂花的白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色彩美。
  • “江皋寒望尽”:站在江边高地,在寒冷中远望一切,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归念断征篷”: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但归乡的念头如同断线的征篷,无法安定。

修辞手法:

  • 比喻:“断征篷”比喻归乡的念头中断,形象生动。
  • 对仗:“桂密”对“梨疏”,“岩花白”对“林叶红”,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通过对冬日郊外景色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漂泊感,展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清新脱俗。
  • 梨树叶:象征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
  • 江皋:象征孤寂和漂泊。
  • 断征篷:象征归乡的念头中断和内心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桂密岩花白”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花朵 B. 冬天的桂花 C. 秋天的果实 D. 夏天的叶子

  2. “归念断征篷”中的“断征篷”比喻什么? A. 归乡的念头 B. 旅行的计划 C. 战争的胜利 D. 商业的失败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表达思乡 C. 描写战争 D. 探讨哲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王勃《冬郊行望》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色,但王勃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王勃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王勃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王勃的《冬郊行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王孙 闺怨四首 其一 忆王孙 菊花有名二乔者一朵中紫白各半盖异种也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和熊元修苏州感兴 忆王孙 跟青凤瓶梅十四首后 忆王孙 忆王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记 包含升的成语 薪传有自 挂印悬牌 廾字旁的字 奇奇怪怪 鼓弹 从俗浮沉 威福由己 私字儿的字 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用心用意 天光云影 单人旁的字 鞠为茂草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