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8: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8:41:47
原文展示:
仲春郊外 王勃 〔唐代〕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白话文翻译:
东园的小路上,垂柳依依;西边的堤坝旁,落花飘飘。 自然景色连绵不断,持续了整个三月;这里的风景,美得让四周都黯然失色。 鸟儿飞翔,村庄里的人们感受到了黎明的到来;鱼儿在水中嬉戏,仿佛知晓春天的气息。 刚刚放晴的山间庭院里,哪里会沾染上世俗的尘埃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反映了初唐时期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仲春郊外》是王勃在春天郊游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诗人的闲适心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通过东园垂柳、西堰落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一句,不仅表达了春天景色的持久与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后两句“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通过鸟飞鱼戏的生动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结尾“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诗人的闲适心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物色连三月”中的“物色”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物风采 C. 物品颜色 D. 物质财富 答案:A
诗中“风光绝四邻”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风景美得让四周都黯然失色 B. 风景被四周的景色所掩盖 C. 风景与四周的景色相得益彰 D. 风景被四周的景色所破坏 答案:A
诗中“鸟飞村觉曙”中的“觉曙”是什么意思? A. 感受到黎明的到来 B. 觉察到夜晚的结束 C. 感觉到天气的变化 D. 觉察到鸟儿的飞翔 答案:A
诗中“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B.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 D. 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厌倦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