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4
点绛唇·绮燕高张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绮燕高张,玉潭月丽玻璃满。
旆霞行卷。无复长安远。
夏木阴阴,路袅薰风转。
空留恋。细吹银管。
别意随声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绮丽的燕子飞翔在天空,清澈的月光洒在玉潭之上,仿佛满是玻璃的光辉。悠然的旗帜在空中卷动,长安似乎变得遥远。夏日的树木阴影摇曳,轻柔的风在路上轻轻拂动。只留下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细腻的银管乐器声缓缓传来,带着离别的情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平,号松溪,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写作慢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个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词以绮丽的意象和柔美的词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开头的“绮燕高张”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燕子飞舞于空中,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接着“玉潭月丽玻璃满”将月光与潭水的清澈结合,创造出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词中的“无复长安远”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长安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情感上的遥远。夏天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带着温暖和惬意,但同时也隐含着离别的沉重。最后一句“别意随声缓”以细腻的音乐意象结束,细吹的银管乐器声,轻柔而缓慢,仿佛是在缓缓道别,令人感到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
整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长安”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遥远的思念
C. 自由的象征
D. 自然的美景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玉潭月丽”表现了_____的夜景。
判断题:诗人对燕子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