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1:24
好事近·一朵木犀花
作者:张孝祥 〔宋代〕
一朵木犀花,珍重玉纤新摘。
插向远山深处,占十分秋色。
满园桃李闹春风,漫红红白白。
争似淡妆娇面,伴蓬莱仙客。
这是一朵珍贵的新摘的木犀花,显得格外珍重。
我把它插在远山深处,恰如其分地点缀了秋天的色彩。
满园的桃李在春风中争相开放,红的白的花朵交错繁盛。
但与这朵淡妆的娇嫩面容相比,它们都显得逊色,仿佛与蓬莱的仙客为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蓬莱仙客”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寓意美好与超脱。诗中提及的“蓬莱仙客”暗示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美,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明,号白云,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兼具豪放与细腻之美,常取材于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诗人内心探索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好事近·一朵木犀花》是一首充满对自然之美深刻感受的词作。诗人在开篇用“一朵木犀花”作为核心意象,传达了对简单而纯粹的美的珍视,花的清香与细腻触动了诗人的内心。接着,诗人将这朵花与满园桃李的繁盛景象对比,塑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桃李的争妍斗艳虽热闹,但在诗人的眼中,却不及那一朵淡雅的木犀花。
通过对比,张孝祥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这与蓬莱仙客的意象相呼应,暗示了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透露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特别是最后一句,既是对花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木犀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与蓬莱仙境相联系,表达了对纯粹美好的向往。桃李则象征人间繁华,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内在美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木犀花”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内敛
C. 热闹
D. 纷争
“满园桃李闹春风”中“闹”字用得恰当吗?
A. 恰当
B. 不恰当
诗中提到的“蓬莱仙客”暗示了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罪恶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张孝祥的作品相比,李清照的词作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但更加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辛弃疾则以豪放的笔触描绘壮丽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古诗词的深入分析和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