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思》

时间: 2025-05-02 01:28:39

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39

原文展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白话文翻译:

红豆在南方生长,春天来时枝头会发出几枝。
希望你多多采摘,这种东西最能表达相思之情。

注释:

  • 红豆:指的是红豆(也称相思豆),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思念和爱情。
  • 南国:泛指南方的地区,特指温暖的地方,红豆在此生长。
  • 春来: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采撷:指的是采摘,表示对红豆的珍视和渴望。
  • 相思:思念、怀念,表达对远方人的情感。

典故解析:

红豆自古以来就与思念相连,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表达人们对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红楼梦》中也有提到红豆象征相思的意思,进一步证明了其在文学中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蕴含深厚的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相思》创作于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诗歌鉴赏:

《相思》是一首简练而富有深情的五言绝句。王维以红豆为媒介,象征着情感的牵绊与思念。首句“红豆生南国”引出红豆的生长环境,南国温暖而富饶,暗示着思念的情感也如温暖的春天般生机勃勃。接着“春来发几枝”,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与渴望。

在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君”的深切期望,特别是“愿君多采撷”的愿望,传递出一种对彼此情感的珍视。红豆既是自然物象,也是情感的象征,强调了思念的普遍性与深刻性。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的艺术风格,寄托了浓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豆生南国:开篇点题,直接引入主题,红豆生于南国,象征着温暖的情感。
  2. 春来发几枝:春天的到来让红豆发芽,寓意着思念的情感在春天的激励下愈发强烈。
  3. 愿君多采撷:表达对爱人的期望,希望对方能够珍惜这份情感。
  4. 此物最相思:总结红豆的象征意义,强调它是抒发相思之情的最好媒介。

修辞手法

  • 比喻:红豆比喻思念之情,使情感更为直观。
  • 对仗:整首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象征:红豆象征思念,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相思”展开,通过红豆的意象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期盼,体现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豆:象征思念、爱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暗示情感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豆生长在哪里?
    A. 北国
    B. 南国
    C. 西国
    D. 东国

  2. 诗中提到的“此物”指的是什么?
    A. 玫瑰
    B. 红豆
    C. 竹子
    D. 梅花

  3. 诗人希望对方怎样?
    A. 忘记他
    B. 多采撷红豆
    C. 离开他
    D. 不再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煜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王维的《相思》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但王维的表达更为细腻、温柔,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维诗歌研究》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采摘。相思:想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相关查询

初出云中 大胜城 次邓颙龙山月色诗韵 十一兄得讲官喜赠 乙卯春感八首次草堂秋兴韵 其一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八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七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六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五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合响应 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得 地板砖 玄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惶惶不安 逆晓 自奉菲薄 睚眦之恨 釆字旁的字 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靡衣媮食 鹿字旁的字 顺天应命 骗口张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