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8:46
自汲新泉养牡丹,银壶满贮怕春残。
昼檐一饷东风恶,为掩窗绡护晚寒。
我从新泉中汲水来养护牡丹,银壶里装满了水,唯恐春天已经过去。
白天的阳光下,一阵东风来得恶劣,为了挡住窗前的轻纱,保护晚上的寒意。
刘克庄,字梦得,号天池,南宋末年诗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杜甫影响,并且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有独特的创新,尤其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
这首诗写于春季,诗人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写,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寒冷的担忧,反映出自然与人情的关系。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们对春天的珍惜,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自汲新泉,意在表现对春天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呵护。牡丹作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美好,诗人用银壶装满泉水,显示出对养花的用心,同时也隐含着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
“昼檐一饷东风恶”,这一句通过描写白天的天气变化,突显了春天脆弱的特质,东风本应带来暖意,却令诗人感到不快,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无常。最后一句“为掩窗绡护晚寒”,通过对窗帘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夜晚对于寒冷的防范,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郁的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意象上运用得极为巧妙,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孤独与寒意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忧伤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与生命之间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银壶”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珍贵与细致
c) 随意与简单
答案:b
诗人为何用“东风恶”来形容春天的风?
a) 因为它温暖
b) 因为它带来寒意
c) 因为它是春天的象征
答案:b
“为掩窗绡护晚寒”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寒冷的无奈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生活的烦恼
答案:a
《春望》与《即事》均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春望》更多地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即事》则更侧重于个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自然的感悟。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诗人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