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16
谢司马倅惠东坡竹石
作者: 陈傅良 〔宋代〕
出自坡翁馀百年,
传之温国子孙孙。
两家文物来归我,
便盍投簪去杜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坡(苏东坡)的敬仰之情和对竹石的赞美。诗人感叹东坡已经去世百年,然而其文人风采依然传承给后代。两家的文物(指东坡的作品和精神)归于我,何不投笔辞官,隐居于山林?
作者介绍:陈傅良,字仲昭,号秋水,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清新脱俗。其诗风追求自然、真情,受苏轼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借东坡竹石之名,表达对苏轼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对文人精神的传承。
这首诗在形式上平易近人,内容上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首先提到“坡翁”,即苏轼,强调其卓越的文才与影响。“出自坡翁馀百年”一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传达了苏轼在文坛的永恒地位。之后提到“传之温国子孙孙”,显示出东坡精神的传承,诗人对后代文人的期待与责任感。接下来的“两家文物来归我”,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作品的珍视,意指体现出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最后以“便盍投簪去杜门”点题,表现诗人渴望隐逸的心情,呈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我理想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苏东坡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文人精神的尊重,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士人群体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坡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文物”指的是什么?
“便盍投簪去杜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