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2:48
登真八百正无涯,贤劫鸿濛阅岁华。
雉膳久调仙掌露,麟袍长映习溪花。
一经已启千秋业,三祝还归万石家。
闻道辟雍脩盛事,安车今又载姜牙。
登真八百年,似无尽头,
在贤者的劫难中,朦胧地看过岁月的华彩。
雉肉的美味久已调制,仙人的掌中露在闪光,
麟袍的光辉长映照着溪边的花朵。
一部经典已经开启千秋的事业,
三次祝愿又回到万石的家园。
听说辟雍正在修缮盛大的事业,
安车如今又载着姜牙。
张萱,明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生平事迹不多,留下的诗作在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和典籍的追溯,表达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登真八百”开篇,立刻给人以深邃的时间感,仿佛在引领读者跨越千年,来到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理想境界。诗中“贤劫鸿濛阅岁华”更是将个人经历与历史的洪流结合,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雉膳久调仙掌露,麟袍长映习溪花”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展现了诗人对于仙人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诗中通过对比人间的美食与仙界的美味,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一经已启千秋业,三祝还归万石家”展示出诗人对经典智慧的推崇,暗示着通过学习和传承,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而最后两句则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蕴含着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
整首诗风格典雅,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寄托,展现了张萱诗作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经典和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贤劫”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古代的朝代
B. 贤者的考验
C. 一种美食
D. 一种动物
“麟袍”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高贵
C. 普通
D. 简陋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姜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材
B. 一位贤者
C. 一个典故
D. 一种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