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9:08
中秋饮散始微见月
待月中秋欲共欢,不堪阴晦阻群观。
宾归已彻青油幕,云绽聊窥白玉盘。
就榻酒狂平未歇,据鞍吟苦得应难。
孀娥此夕潜何甚,专要人将别眼看。
在中秋之夜,正想与朋友们一同欢庆,却不堪那阴云密布,遮挡了众人的视线。宾客们已然归去,青油灯下的幕布已然拉起,只有那云彩散开,偶尔可以窥见那洁白如玉的明月。酒席间我依然畅饮,酒兴未减,坐在榻上吟诗作乐却觉得极为艰难。这一晚,嫦娥究竟隐匿得有多深,特意要人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她。
韩琦(1043年-1126年),字仲弓,号东海,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朝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参与政治和军事事务。韩琦在诗词上造诣颇深,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中秋节,这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诗人希望与朋友们共度佳节,但因阴云密布而无法尽兴,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失落的情感。
《中秋饮散始微见月》是一首具有浓厚节日气息的诗作,透过诗人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中秋节的独特氛围。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明月的期待,然而却因阴云的掩盖而无法共享这份欢愉,隐含着对团聚的渴望与孤独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宾客归去后的寂寥,青油灯下的幕布仿佛映射出他内心的空虚。云彩的微开让他得以一窥明月,象征着苦中作乐的心境。接下来的酒席描写,透露出诗人饮酒作乐的状态,却又因情感的复杂而感到艰难,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在最后两句中,嫦娥的形象被引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质疑嫦娥在这一夜的隐匿,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的渴望与对月亮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性化的情感。这首诗通过对月亮和嫦娥的描写,传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深刻的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他通过对月亮、酒席和嫦娥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孤独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