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2:32
饯神 曾巩 〔宋代〕
击牲酾酒荐明蠲,饤果装香婢仆专。 拣米作糜分糁椀,折篿为箸插芳筵。 儿惊庖下添熏肉,神笑人间用纸钱。 巫祝谓知来岁事,珓杯犹有暂时权。
宰杀牲畜,斟满美酒,献上洁净的祭品,摆放果品,点燃香火,婢仆们专心致志。 挑选米粒,煮成稀饭,分装在碗里,折竹为筷,插在芳香的宴席上。 孩子们惊讶厨房里增添了熏肉,神灵笑着人间使用纸钱。 巫祝声称知晓来年的事情,珓杯仍然拥有暂时的权力。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表达深邃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民间祭祀神灵的场景,通过具体的祭祀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诗中通过对祭祀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神灵的信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民间祭祀神灵的场景。诗中“击牲酾酒荐明蠲”和“饤果装香婢仆专”等句,生动地展现了祭祀前的准备工作,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而“儿惊庖下添熏肉”和“神笑人间用纸钱”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人间与神界的不同视角,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哲理性。最后两句“巫祝谓知来岁事,珓杯犹有暂时权”则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巫祝的信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宋代民间祭祀神灵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巫祝的信任。诗中通过对祭祀细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击牲酾酒荐明蠲”指的是什么? A. 宰杀牲畜,斟满美酒,献上洁净的祭品 B. 摆放果品,点燃香火 C. 挑选米粒,煮成稀饭 D. 折竹为筷,插在芳香的宴席上
诗中“神笑人间用纸钱”体现了什么? A. 人间与神界的不同视角 B. 人们对巫祝的信任 C. 祭祀的丰盛和热闹 D. 祭祀的雅致和讲究
诗中“巫祝谓知来岁事”暗示了什么? A. 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B. 祭祀的庄重和虔诚 C. 祭祀的细致和专注 D. 祭祀的周到和细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