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42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蓬山有一位行客,想要登上北城的船。他的学问原本广博,言谈并非空洞无物。曾经陈述帝王的策略,得以在紫云楼尝试。一时间令人惊叹他的才华,何况他还年轻。朋友们都愿意亲近他,争相与他建立深厚的关系。他在承明殿中触动了乡愁,岁月长久,修行艰苦。突然怀念起淄川的组织,过去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出行时聚集了同伴,期待短暂的欢乐。酒宴结束他竟然没有到来,我们依依不舍地久久望着流水。如果不是我独自有错,这首诗就可以寻求解答。
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曾巩为送别一位名叫元考的朋友而作。元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曾巩对他寄予厚望,但元考最终没有如约而至,曾巩因此感到遗憾,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考的才华和曾巩对他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中“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一句,既赞美了元考的学识,也表达了对他的信任。而“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理解。最后“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如约而至的遗憾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期待。诗人通过描绘元考的才华和自己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如约而至的遗憾和不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蓬山”比喻什么? A. 高雅的地方 B. 离别的地方 C. 修行的地方 D. 梦想的地方
诗中的“紫云楼”比喻什么? A. 高雅的场所 B. 离别的场所 C. 修行的场所 D. 梦想的场所
诗中的“眷眷久临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依依不舍 B. 欣喜若狂 C. 悲伤难过 D. 愤怒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