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2:25
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
李弥逊 〔宋代〕
三生曾结在家因,
半世相从渐老身。
曲几团蒲分夜静,
斜风细字寄情亲。
伯牛命矣元非病,
桑户嗟来已反真。
我亦无心趁哀乐,
每怀前事一伤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诗中提到三生三世的缘分,暗示着深厚的情感。经历了半辈子的陪伴,作者感到岁月的无情。在宁静的夜晚,蒲团上分坐着,斜风轻拂,仿佛在传递着亲情的温暖。提到伯牛(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暗示着命运的无常;桑户则象征着对过往的感慨。最后,作者感叹自己无心追逐欢乐,心中常常怀念过去的点滴,感到深深的惆怅。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生活的细节,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这首诗是李弥逊为悼念一位名为“郎中”的朋友而作,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在宋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通过诗歌来传达,李弥逊的作品正是这一传统的体现。
这首诗的情感深邃而细腻,作者通过对人生的回顾,表达了对友情与过往的怀念。在前三句中,诗人提到“曾结在家因”,强调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缘分,接着用“半世相从”描绘了漫长的相伴时光,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接下来的意象“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通过宁静的夜晚与轻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沉静的氛围,仿佛在低语着彼此之间的情感。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斜风细字”得以传递,展现出诗人对亲情的深刻理解。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伯牛命矣元非病”,这里的“伯牛”不仅是对命运的感慨,更是对生死无常的思考。而“桑户嗟来已反真”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叹,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生活。最后一句“我亦无心趁哀乐”,表现出诗人对情感的淡然与释然,尽管怀念过去,却不愿再被情感所困。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真实而细腻,字句之间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与宁静。
整首诗以友情与命运为主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关系,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命观。
诗中提到的“伯牛”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诗中使用的“斜风细字”有什么修辞效果?
与李弥逊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国情怀的融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苦乐,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面。两者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