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1:38
陈氏太君挽诗二首
作者: 李弥逊
之子荣亲志,长缨万里归。
如何昼锦地,不见老莱衣。
谁谓松难老,俄成露易晞。
平生三斧乐,空使雨心违。
这位儿子志向远大,长缨万里回归家乡。
为什么在这锦绣的地方,却看不到老莱的衣服?
谁说松树难以衰老,转眼间露水就轻易蒸发。
我一生的三斧乐趣,白白让心情随雨水而违。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府。其诗风多以写实为主,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常以自然和人生为题材。
此诗写作于对太君的追悼之际,表现出对其子孙的深切期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太君的逝去引发了诗人对亲情、人生、时间流逝的深思。
李弥逊的《陈氏太君挽诗二首》通过对儿子的期望与人生的感慨,彰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第一句“之子荣亲志,长缨万里归”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承继家业,远大前程。接下来的“如何昼锦地,不见老莱衣”则通过对比,表现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虽然身处美好时光,却无法见到老成持重的长辈,暗含对时间流逝的叹息。“谁谓松难老,俄成露易晞”一句,松树象征长寿,诗人在此质疑时间的流逝是否真如世人所言。最后“平生三斧乐,空使雨心违”则表达了对个人乐趣与世事变迁的无奈,尽管曾经的快乐却被现实的雨水冲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亲情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亲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家族荣光的期盼与对传统美德的怀念。
诗中提到“老莱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老莱子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乐观向上
B. 感慨无常
C. 绝望消极
D. 忍耐屈辱
李白与李弥逊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李白的诗常常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而李弥逊则更多地关注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