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6:42:15

诗句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

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15

原文展示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
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宜人的夏日早晨,翠绿的波浪轻轻涌动,宫殿中吹来阵阵清风。窗帘轻轻卷起,阳光从东方洒入,但太阳还未完全升起。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渐台:指渐渐升起的水面,暗指江河湖泊。
  2. 翠浪:翠绿色的波浪,形容水色清澈。
  3. 暑殿:炎热的殿堂,指夏天的宫殿。
  4. :这里意为“吹拂”。
  5. 帘卷:形容窗帘被风吹起。
  6. 金乌:古代对太阳的称呼,金色的乌鸦,象征太阳。
  7. 未遽中:未急速升起,未完全升起。

典故解析

“金乌”是古代神话中对太阳的比喻,常出现在诗词中,象征光明与希望。此处用以描绘清晨的时刻,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正值夏日,苏轼在宫中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夏季清晨的赞美,和对自然舒适氛围的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清晨。开篇“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以“翠浪”和“清风”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令人仿佛置身于清凉的环境中。苏轼擅长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这里通过夏日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情。

“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则进一步突出了时间的美好。晨曦初露,阳光尚未完全升起,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感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虽短,却将清晨的宁静与夏日的气息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渐台通翠浪:描绘水面的波浪,传达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
  2. 暑殿转清风:强调夏日的酷热中,清凉的风使人感到舒适。
  3. 帘卷东朝散:窗帘轻轻卷起,阳光透过,象征着新的一天的来临。
  4. 金乌未遽中:太阳尚未完全升起,暗示着晨光的柔和与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比作“金乌”,生动形象。
  • 拟人:帘卷、转清风等,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夏日清晨的自然美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突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浪: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清新的气息。
  • 清风:代表舒适与愉悦的状态。
  • 金乌:象征光明与希望,暗示新的一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乌”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 A. 月亮
    • B. 星星
    • C. 太阳
    • D. 云彩
  2. 诗中提到的“暑殿”是指什么?

    • A. 冬天的宫殿
    • B. 炎热的夏天
    • C. 春天的花园
    • D. 秋天的树林
  3. “帘卷东朝散”中的“卷”字可以理解为:

    • A. 打开
    • B. 收起
    • C. 吹起
    • D. 改变

答案

  1. C. 太阳
  2. B. 炎热的夏天
  3. C. 吹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苏轼的《端午帖子词》更加强调个人的感受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秋晚二绝 其一 谩成 和后村唐衣二首 其一 赠徐闻方尹洎川 送杨伯建归丰城 绝命诗 晚泊钓台下 喜雪呈守倅二首 其一 剃发诵为澄月上人出世 其一 颂古十七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议论纷纭 潜翳 大字旁的字 音容宛在 包字头的字 昧死以闻 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中极 酒酣耳热 佥判 恶说 追风逐影 包含既的成语 下黩 西字头的字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