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15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
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宜人的夏日早晨,翠绿的波浪轻轻涌动,宫殿中吹来阵阵清风。窗帘轻轻卷起,阳光从东方洒入,但太阳还未完全升起。
“金乌”是古代神话中对太阳的比喻,常出现在诗词中,象征光明与希望。此处用以描绘清晨的时刻,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苏轼(1036-1101)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正值夏日,苏轼在宫中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夏季清晨的赞美,和对自然舒适氛围的享受。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清晨。开篇“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以“翠浪”和“清风”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令人仿佛置身于清凉的环境中。苏轼擅长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这里通过夏日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情。
“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则进一步突出了时间的美好。晨曦初露,阳光尚未完全升起,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感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虽短,却将清晨的宁静与夏日的气息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
整首诗围绕着夏日清晨的自然美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突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感基调。
诗中“金乌”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诗中提到的“暑殿”是指什么?
“帘卷东朝散”中的“卷”字可以理解为: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苏轼的《端午帖子词》更加强调个人的感受与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