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菡萏亭》

时间: 2025-05-04 10:09:18

诗句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9:18

原文展示:

日日移床趁下风,
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
巢向田田乱叶中。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把床铺移到风下,
清香不断,思念无穷。
如果能化为一只千年龟,
就愿在乱叶丛中筑巢。

注释:

  • 日日:每天。
  • 移床:移动床铺,指在园中享受风光。
  • 趁下风:借助风向,指在风下可以感受到花香。
  • 清香:荷花的香气。
  • 思何穷:思念之情无尽无穷。
  • 若为化作:如果能够变成。
  • 龟千岁:指长寿的龟,象征长寿。
  • 巢向田田乱叶中:在杂乱的荷叶间筑巢。

典故解析:

  • 龟千岁:在中国文化中,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常用以表达对长寿的向往与追求。
  • 荷花:象征纯洁、高雅,常与思乡、思恋之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种体裁,风格豪放、清新,富有哲理,深受后人仰慕。

创作背景: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是苏轼在游历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情感的思考。创作时,苏轼身处政治动荡之中,常在园中吟咏,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诗歌鉴赏:

苏轼的《菡萏亭》通过描绘荷花的清香和个人的思念之情,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命长久的渴望。诗中“日日移床趁下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带有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追寻着内心的宁静。而“清香不尽思何穷”则流露出深沉的思念,似乎在怀念某个不在身边的人或事,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常常会引发的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更是点明了诗人对长寿的渴望,以及希望在自然的怀抱中安度余生的愿望。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轼独特的诗歌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移床趁下风:描绘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每天都把床铺移到风下,以享受自然的清新气息和荷花的香气。
  2. 清香不尽思何穷:荷花的香气让诗人不断思念,思念的情感似乎是无尽的,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体验。
  3. 若为化作龟千岁:如果能够变成一只长寿的龟,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
  4. 巢向田田乱叶中:愿意在杂乱的荷叶中筑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的香气比作思念,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日日”与“千岁”形成对比,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拟人:荷花的香气被赋予了引发思念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念,以及对长久生命的渴求。诗人通过自然来反映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常常与诗人的思念情感相联系。
  • :象征长寿与宁静,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 :代表了诗人安静的生活状态,强调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日移床”的意思是: A. 每天移动床铺
    B. 每天思念一个人
    C. 每天去游览

  2. 诗中的“清香不尽思何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思念无尽
    C. 快乐

  3. 苏轼希望化作什么动物? A. 龟
    B. 鸟
    C. 鱼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更为直接。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月夜引发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具悲壮感和历史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石镜精舍 嘉平十日访文伯纯遂偕施克刚胡明初游眺鳌峰道院饮韦鍊师方丈王敬叔继至分韵赋得山字 寄徵士韩从善 席上答周饶州 载酒访王敬仲昆季登楼赋诗得见字 寄博士萧徵君维斗 送程中丞介甫赴云南行台 郡斋书事兼答汴梁夹谷左丞 用韵答李肃政承之 宣城南郊何氏游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狼似虎 米字旁的字 下存 冷热病 不祥之兆 饷客 臼字旁的字 宣承 水软山温 强枝弱本 万古蟾 匕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谄渎 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