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仲屯田次韵》

时间: 2025-05-07 09:45:49

诗句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

欲遗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49

原文展示: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
欲遗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了,却不见渼陂的山岑,千里之外的诗盟忽然又被寻回。
高大的树木环绕着,传来悠远的风声,朱弦琴声缭绕,似有余音未消。
清风卷起地上的尘土,收走了残暑,明月在天上流淌,扫去积蓄的阴云。
我想把这美好的乐曲赠予谁来接续唱下去呢?满阶的梧桐叶在等待虫鸣。

注释:

  • 渼陂:指的是水边的地方,这里引申为景色的描写。
  • :高山或小山,表示远处的山丘。
  • 千里诗盟:指远方的朋友或知己之间的约定,表达思念之情。
  •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音乐的美好与传承。
  • 远籁:远处的风声,带有幽远的感觉。
  • 清风:清爽的风,象征着秋天的凉爽。
  • 素月:洁白的月亮,象征着清澈的夜空。
  • 桐叶:桐树的叶子,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文才横溢,诗词、散文、词曲均有很高成就。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常常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他的诗词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答仲屯田次韵》是苏轼在与友人交往中写的,表达了他在秋天时节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该诗写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心境虽因遭遇而略显忧虑,但仍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秋来不见渼陂岑”,直接引入秋季的主题,渼陂的寂静与孤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随后“千里诗盟忽重寻”,则转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通过“诗盟”这一词汇得以突出,彰显了情感的深厚。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自然画卷:“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仿佛那悠远的琴声在耳边萦绕。清风与明月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最后,诗人以“欲遗何人赓绝唱”作为结尾,感慨对美好事物传递的渴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与希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来不见渼陂岑

    • 描绘秋天的到来,渼陂的山岑不再可见,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2. 千里诗盟忽重寻

    • 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盟的重寻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长久。
  3. 大木百围生远籁

    • 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环绕,传来悠远的风声,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4. 朱弦三叹有遗音

    • 朱弦象征音乐,三叹暗示对往昔的怀念,余音缭绕,留下深刻的情感印记。
  5. 清风卷地收残暑

    • 清风吹起,带走了残留的夏季炎热,展现出秋天的清新与凉爽。
  6. 素月流天扫积阴

    • 明月流淌在天际,象征着光明与希望,扫去心中的阴霾。
  7. 欲遗何人赓绝唱

    • 诗人期待将这美好的乐章传递给谁,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
  8. 满阶桐叶候虫吟

    • 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满地的桐叶与虫鸣相伴,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弦”代表音乐的美好。
  • 对仗:如“清风卷地”与“素月流天”,形成音韵和谐的结构。
  • 拟人:如“候虫吟”,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厚,充满了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人生的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是思念与惆怅的季节。
  • 清风与明月:象征着宁静与希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 桐叶与虫鸣:代表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延续,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里诗盟”指的是什么? A. 远方友人的约定
    B. 美好的自然景色
    C. 诗人的孤独
    D. 秋天的到来

  2. 诗中“清风卷地收残暑”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凉爽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3. 诗的最后一句“满阶桐叶候虫吟”中“候虫吟”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表达对虫子的喜爱
    B. 象征秋天的生命与和谐
    C. 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D.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重。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对孤独的感慨与对友谊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风比较:
    • 苏轼的诗歌常带有对生活的思考,情感较为细腻;李白则多用豪放的笔调,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与共通之处,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文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和张仁甫李花韵 和杨伟明韵 和杨团练元韵 和杨良卿韵新自兴元归见贻二首 和杨良卿韵新自兴元归见贻二首 渔家傲(冬至) 点绛唇 游碧照庵 其二 游碧照庵 其一 巾山广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颐生 包含稍的词语有哪些 黄雀伺蝉 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鸢堕腐鼠 亠字旁的字 齿少心锐 龍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鹿皮苍璧 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亢心憍气 文无加点 忧心如惔 女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壁塞 避实就虚 包含儆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