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49
秋来不见渼陂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
欲遗何人赓绝唱,满阶桐叶候虫吟。
秋天来了,却不见渼陂的山岑,千里之外的诗盟忽然又被寻回。
高大的树木环绕着,传来悠远的风声,朱弦琴声缭绕,似有余音未消。
清风卷起地上的尘土,收走了残暑,明月在天上流淌,扫去积蓄的阴云。
我想把这美好的乐曲赠予谁来接续唱下去呢?满阶的梧桐叶在等待虫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文才横溢,诗词、散文、词曲均有很高成就。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常常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他的诗词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答仲屯田次韵》是苏轼在与友人交往中写的,表达了他在秋天时节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该诗写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心境虽因遭遇而略显忧虑,但仍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秋来不见渼陂岑”,直接引入秋季的主题,渼陂的寂静与孤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随后“千里诗盟忽重寻”,则转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通过“诗盟”这一词汇得以突出,彰显了情感的深厚。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自然画卷:“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仿佛那悠远的琴声在耳边萦绕。清风与明月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最后,诗人以“欲遗何人赓绝唱”作为结尾,感慨对美好事物传递的渴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与希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
秋来不见渼陂岑:
千里诗盟忽重寻:
大木百围生远籁:
朱弦三叹有遗音:
清风卷地收残暑:
素月流天扫积阴:
欲遗何人赓绝唱:
满阶桐叶候虫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厚,充满了诗意。
诗中提到的“千里诗盟”指的是什么?
A. 远方友人的约定
B. 美好的自然景色
C. 诗人的孤独
D. 秋天的到来
诗中“清风卷地收残暑”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凉爽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诗的最后一句“满阶桐叶候虫吟”中“候虫吟”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表达对虫子的喜爱
B. 象征秋天的生命与和谐
C. 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D.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与共通之处,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