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45
题兰窗别号
作者: 利仁 〔明代〕
楚畹当时碧,书斋太古情。
善人居此室,事业老儒生。
有草虽同伍,无花可比馨。
援琴望鲁谷,意气复相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古雅情趣的书斋环境。诗人看着窗外碧绿的楚畹,感受到一种古老的情感。善良的人居住在这里,虽然事业已近老成,但内心依然充满书卷气。尽管这里有草木相伴,却没有花香可比。诗人拿起琴,向着鲁谷的方向凝望,心中情怀再度涌动。
利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通过其诗作,可以看出他对传统儒学的推崇及对人文情怀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为喻,表达内心的理想和情感。
本诗创作于一个安静的书斋,诗人通过对窗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诗中蕴含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开头的“楚畹当时碧”以生动的色彩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书斋,显示出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古典文化的敬仰。
“善人居此室,事业老儒生”一句,不仅描绘了居住环境的宁静,也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学识的向往。虽然环境中有草木相伴,但“无花可比馨”则隐含了对深层次情感与理想追求的失落和孤独。最后,诗人“援琴望鲁谷”,不仅是对音乐的热爱,更是对儒家文化的追忆,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共鸣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书斋和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理想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楚畹”代表什么?
“无花可比馨”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拿起琴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