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50:36
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
使君节操冰檗坚,
雪映黄堂鹤舞帘。
一瓷虽琐都无爱,
信是清白由家传。
乃翁使夷曾却金,
朝鲜犹说到于今。
为臣讵肯辱君命,
为子何曾改父心。
包公昔不持一砚,
谁谓人心随世变。
使君一瓷亦不持,
昔日包心今又见。
安得人人如使君,
穷檐茅屋皆生春。
清风高节激顽懦,
坐令四海风俗淳。
这首诗歌颂了使君的节操和清白,开头提到他的节操如冰檗一般坚贞,雪映照衬出黄堂和鹤舞的帘子,显得格外高洁。虽然一瓷的价值很小,但使君却不在乎,真正的清白是家传的美德。提到他的祖父曾经拒绝金钱的诱惑,至今朝鲜还在传颂他的美德。作为臣子,怎么会辱没君主的命令?作为儿子,怎么会改变父亲的心意?包公当年不持一砚,谁说人心会随世变?使君的瓷器也不在手,昔日包公的心志如今又在他身上看见。希望人人都能如使君那样,即使在穷困的茅屋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清风与高节激励着那些懦弱的人,使得四海的风俗都显得淳朴。
作者介绍:利仁是明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尤为明显,反映出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歌颂。
《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是一首深具道德理想的诗,作者通过描绘使君的节操和清白,展现了对高尚品德的崇敬。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尤其是通过冰檗和雪映黄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洁清新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包公,作为清官的典范,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道德主题。此外,通过对比使君与世俗的态度,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时代风气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清白高洁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风气的反思。
诗词测试:
使君的节操被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的包公以什么著称?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