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4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45:01
身是秋风客,游梁更赋梁。
此时家在远,独坐夜偏长。
岁月黑貂晚,江湖白雁霜。
乌皮人兀兀,蟾影海茫茫。
扣角馀三叹,闻鸡悄四荒。
炉烟秋伏枕,谁念待班行。
这首诗的作者身在秋风中,像一个流浪的客人,游历在梁山之上,吟咏着诗篇。此时他的家远在天边,独自坐在夜晚,感觉时间特别漫长。岁月已晚,黑夜中如同貂皮一般的寒冷,江湖之上,白雁在霜中飞翔。船上的人孤独地坐着,月光下蟾蜍的影子在辽阔的海面上摇曳。听到三声叹息,鸡鸣声在四野中回荡。炉火的烟雾弥漫,秋天的气息在枕边萦绕,谁还会想到等候归班的旅程呢?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尤其在游子心境的描写上颇具特色。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游子行旅之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诗中描绘的秋景,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秋景 远客坐长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情。开篇便以“身是秋风客”引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游梁赋诗的举动,象征着他在寻找灵感和寄托情感,但“此时家在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用“岁月黑貂晚”与“江湖白雁霜”相结合,描绘出秋天的寒冷与苍凉,构成了诗人心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乌皮人兀兀,蟾影海茫茫”,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游子在夜晚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炉烟秋伏枕,谁念待班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炉烟象征着温暖的家庭,而“谁念待班行”则表明了归乡的无奈与渴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整首诗在静谧中透出一缕深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游子在秋夜长坐时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在秋季夜晚的漫长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诗中“身是秋风客”指的是:
A. 诗人是在秋风中漫游的旅人
B. 诗人是在家中感受秋风
C. 诗人是秋天的使者
D. 诗人是秋天的农夫
“此时家在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重逢
B. 深切的思乡之情
C. 对旅行的热爱
D. 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提到的“乌皮人兀兀”指的是:
A. 旅途中遇到的人
B. 船上的人
C. 在岸边等待的人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