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5:17
赠阙下裴舍人
作者: 钱起 〔唐代〕
二月黄莺飞上林,
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
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
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
羞将白发对华簪。
在二月,黄莺在上林飞舞,
春天的城市紫禁城在晨曦中显得阴沉。
长乐的钟声在花丛中渐渐消散,
龙池的柳色在细雨中更加深邃。
阳光和煦却不散去,我在穷途之中感到无奈的怨恨,
在高空中仰望,心中怀抱着希望的光辉。
献赋十年仍未得到赏识,
我羞于以白发面对华丽的簪子。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盛唐,因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透露出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这首诗作于诗人阙下,表达了他在春日美景中的忧伤与对前途的迷茫,同时也反映出他在诗歌创作中遭遇的挫折和对人生的深思。
《赠阙下裴舍人》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二月黄莺飞上林”引入春天的气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紧接着“春城紫禁晓阴阴”却让这种生机与美好显得有些沉重,暗示着诗人心中的忧愁。长乐钟声与龙池柳色的描写,结合了声音与视觉,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怨恨,尤其是“阳和不散穷途恨”,在温暖的阳光中,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尽的愁苦。最后两句直白而有力,诗人以白发对比华簪,表现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懊恼,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饱满,富有音乐感,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示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失落,表达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深思。诗人通过春日的描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传达出对理想和青春的追求与感慨。
诗中“二月黄莺飞上林”描绘了哪一个季节的景象?
“羞将白发对华簪”中,白发象征什么?
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 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 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