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时间: 2025-07-27 11:51:01

诗句

种黍傍烟溪,榛芜兼沮洳。

亦知生计薄,所贵隐身处。

橡栗石上村,莓苔水中路。

萧然授衣日,得此还山趣。

汲井爱秋泉,结茅因古树。

闲云与幽鸟,对我不能去。

寄谢鸳鹭群,狎鸥拙所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51:01

原文展示:

种黍傍烟溪,榛芜兼沮洳。
亦知生计薄,所贵隐身处。
橡栗石上村,莓苔水中路。
萧然授衣日,得此还山趣。
汲井爱秋泉,结茅因古树。
闲云与幽鸟,对我不能去。
寄谢鸳鹭群,狎鸥拙所慕。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弥漫的小溪旁种植黍米,荒草和沼泽交织一起。
我也知道生活清贫,但能隐居于此才是最珍贵的。
村庄在橡树和栗树之间,苔藓覆盖的路旁有溪水流过。
在这安静的日子里,我享受着穿衣的乐趣,得以回归山林的自在。
我喜欢汲取秋天的泉水,因古树而搭建茅屋。
闲云和幽鸟与我相伴,却无法陪我远行。
我寄托谢意给那些鸳鸯和鹭鸥,虽然我笨拙却依然向往它们的自由。

注释:

  • :一种禾本科植物,常用于制作食品。
  • :榛树,果实可食。
  • 沮洳:沼泽湿地,指湿地的环境。
  • 隐身处:隐居的地方。
  • 萧然: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 授衣:指穿衣,表示生活的基本需要。
  • 闲云与幽鸟:指闲散的云彩和幽静的鸟鸣,象征自然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30—799年),字仲明,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创作于钱起隐居于山谷时,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此时,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政治纷争和世俗压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点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的情怀。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自然景致,烟溪旁的黍米象征着朴实的生活,而“榛芜兼沮洳”则展示了自然的原始与生机,暗含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亦知生计薄,所贵隐身处”则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粗糙的认知,同时也表明了对隐居生活的珍视。

诗的中间部分“橡栗石上村,莓苔水中路”描绘了隐居的村庄,给人一种安静、和谐的感觉。而“汲井爱秋泉,结茅因古树”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古树与茅屋的搭建,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通过“闲云与幽鸟,对我不能去”表达了自己虽享受隐居生活,但又有些孤独,仿佛与世隔绝。“寄谢鸳鹭群,狎鸥拙所慕”则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尽管自己身在隐居之处,却仍心系于那些自由飞翔的鸟类,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黍傍烟溪:在烟雾弥漫的小溪旁种植黍米,描述一种田园的生活。
  2. 榛芜兼沮洳:荒草与湿地交错,表现出自然环境的野趣。
  3. 亦知生计薄:虽然生活清贫,说明诗人自知生活条件不佳。
  4. 所贵隐身处:强调隐居生活的珍贵与重要性。
  5. 橡栗石上村:描绘村庄的环境,展现出自然风光。
  6. 莓苔水中路:苔藓覆盖的路旁有溪水流淌,描绘宁静的田园景致。
  7. 萧然授衣日:在安静的日子里,享受穿衣的简单乐趣。
  8. 得此还山趣: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9. 汲井爱秋泉:喜爱汲取秋天的泉水,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10. 结茅因古树:因古树而搭建茅屋,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1. 闲云与幽鸟:闲散的云朵与幽静的鸟儿相伴,渲染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12. 对我不能去:闲云与幽鸟无法陪伴自己,暗示孤独感。
  13. 寄谢鸳鹭群:向鸳鸯和鹭鸥表达谢意,寄托自己的情感。
  14. 狎鸥拙所慕:虽然自己笨拙,却依然向往自由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种黍傍烟溪,榛芜兼沮洳”中的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如云、鸟、泉水)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隐喻:将鸟类的自由与诗人的隐居生活进行对比,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宁静生活的满足感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溪:象征一种朦胧的美,表达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
  • 榛芜:表现自然的原始与生机,强调隐居生活的自然状态。
  • 古树: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闲云与幽鸟:象征自由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向往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种黍傍烟溪”中的“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米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D. 一种草

  2. 诗中提到的“闲云与幽鸟”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自由与宁静
    C. 生活的艰辛
    D. 田园生活

  3.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C. 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D.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
  • 《山中问答》: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问答》中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李白《静夜思》则更注重表达思乡之情,与钱起的隐居心态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

相关查询

游庐山山阳七咏 其二 漱玉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竹坞 上巳後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七 李氏园 题李公麟山庄图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 其二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游庐山山阳七咏 漱玉亭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员额 头痛治头 说时迟,那时快 吮血劘牙 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聚枯骨 机灵 电火行空 鹿字旁的字 鵩入 无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风声妇人 纡尊降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