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4:13
贻世
作者: 贯休 〔唐代〕
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苦惑神仙,难收日月精。
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全诗翻译:
至理不会因为世间万物而改变,但世人对此道理却常常不明白。黄金在烈火中即将烧尽,白发也在火边悄然生长。追求神仙之道令人困惑,难以收获日月的精华。捕捉风和影子,诚然不必争论。
“捕风兼系影”运用了道家文化中常见的追求虚无缥缈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迷惘。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年-912年),字子华,号无可,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哲理性和禅意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和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加深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世事的观察与思考,表达对人生真理的探索与对虚妄的反思。
贯休的《贻世》以其哲理性和诗意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全诗以“至理不误物”开篇,指出真正的道理不会因世间的变化而改变,反而是人对这些道理的无知和迷茫。接下来的“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生动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无情,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人用“苦惑神仙”来表达追求长生不老的艰难,以及对宇宙精华的渴望,却发现这一切并非如此简单。最后一句“捕风兼系影”,则揭示了追求虚幻的无用,诗人告诫世人要放下不必要的争执与执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象,引发读者对人生真谛的深思,体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哲学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强调了追求真理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至理不误物”意指什么?
A. 道理不受物质影响
B. 道理随物质变化
C. 人们不理解道理
“黄金烧欲尽”象征着什么?
A. 财富的积累
B. 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C. 追求长生的努力
“捕风兼系影”的意思是什么?
A. 追求真实的事物
B. 追逐虚无的东西
C. 体验生活的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贯休与李白在哲理思考上有共通之处,但贯休更倾向于超然与反思,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追求。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有趣的对照,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