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15:05
中秋十五夜月
作者:贯休
噀雪喷霜满碧虚,
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
自是人心此夜馀。
静入万家危露滴,
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
何况三湘与五湖。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明月,雪似的光辉洒满天空,王孙公子们在月下嬉戏玩耍。古人所造的天轮,正是为了让人们在这样的夜晚感受到心中的眷恋。夜静如水,露珠滴落在万家灯火中,清冷的月光埋藏了孤独的鸿雁。坐在这里,唯有感受到无尽的情思,更何况三湘与五湖的水光潋滟。
作者介绍:贯休(公元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字景休,号孤山,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山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正值月圆之夜,象征着团圆和思念。诗人借此佳节,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夜的明月,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邃的情感。开篇即用“噀雪喷霜”形容月光,令人感受到那种清冷而又明亮的美。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王孙公子,表现出他们在月下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静入万家危露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在热闹的欢娱中,仍有孤独和思念的情感。最后,诗人以“何况三湘与五湖”收束,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体现出对大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光,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对亲友的思念与期盼,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噀雪喷霜”形容的是:
A. 雪的寒冷
B. 明亮的月光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B
“王孙公子”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贵族青年
C. 老年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三湘与五湖”象征:
A. 思念与团圆
B. 战争与和平
C. 丰收与失败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