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十五夜月》

时间: 2025-05-05 16:15:05

诗句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

自是人心此夜馀。

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15:05

原文展示:

中秋十五夜月
作者:贯休
噀雪喷霜满碧虚,
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
自是人心此夜馀。
静入万家危露滴,
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
何况三湘与五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明月,雪似的光辉洒满天空,王孙公子们在月下嬉戏玩耍。古人所造的天轮,正是为了让人们在这样的夜晚感受到心中的眷恋。夜静如水,露珠滴落在万家灯火中,清冷的月光埋藏了孤独的鸿雁。坐在这里,唯有感受到无尽的情思,更何况三湘与五湖的水光潋滟。

注释:

  • 噀雪喷霜:形容月光如雪、如霜般明亮。
  • 王孙公子:指的是高贵的年轻人,常用于指代王族或贵族。
  • 天匠:指的是造天之工匠,古代神话中负责制作天体的神灵。
  • 三湘与五湖:指代中国的著名水域,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公元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字景休,号孤山,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山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正值月圆之夜,象征着团圆和思念。诗人借此佳节,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夜的明月,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邃的情感。开篇即用“噀雪喷霜”形容月光,令人感受到那种清冷而又明亮的美。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王孙公子,表现出他们在月下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静入万家危露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在热闹的欢娱中,仍有孤独和思念的情感。最后,诗人以“何况三湘与五湖”收束,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体现出对大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噀雪喷霜满碧虚:月光如雪、如霜般洒满蓝天。
  2. 王孙公子玩相呼:贵族青年在月光下嬉戏,互相呼唤。
  3. 从来天匠为轮足:古代的工匠创造了圆月,象征着完美。
  4. 自是人心此夜馀:人们的思念和情感在这夜晚愈加明显。
  5. 静入万家危露滴:夜晚静谧,露珠轻轻滴落在每家每户。
  6. 清埋众象叫鸿孤:清冷的月光掩埋了孤独的鸿雁叫声。
  7. 坐来惟觉情无极:坐在这里,感受到无尽的情感涌动。
  8. 何况三湘与五湖:更何况广阔的三湘和五湖,象征着更广泛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噀雪喷霜”形容月光的明亮和清冷。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光,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对亲友的思念与期盼,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和思念。
  • 王孙公子:代表了青春与活力,亦可视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露珠:象征清冷与孤独,反映出内心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噀雪喷霜”形容的是: A. 雪的寒冷
    B. 明亮的月光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B

  2. “王孙公子”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贵族青年
    C. 老年人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三湘与五湖”象征: A. 思念与团圆
    B. 战争与和平
    C. 丰收与失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写月夜思乡,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与思乡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小重山 端午 鹧鸪天 有感 醉桃源 早春 桃源忆故人 暮春 南歌子 秋思 小重山 秋闺 即景 春日幽居 桃叶歌 铁杵磨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邦客 考名责实 始末根由 贯虱穿杨 盖棺事已 鬯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凡种 配主 三撇旁的字 奉和 目面 保泰持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