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09
送洪侍御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几回南向望蒲轮,
闻引而西忽改辕。
小毖上求助初政,
大招公起入修门。
鳞无婴者宁非谄,
膳有鬈如不必言。
膜外浮荣均臭腐,
本来面目要常存。
这首诗大意是:我几次向南望去,看到那艘蒲轮,听说要向西行,却突然改变了方向。在小毖上,初政寻求帮助,而大招公则进了修门。没有鳞的鱼难道不是谄媚吗?膳食有了鬈发似乎也不用多说。表面上的繁荣最终都是腐臭的东西,真正的本性却要常常保持。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千里,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激昂著称,且常常反映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内部动荡与外族侵扰,诗人通过描绘当时的政治环境,表达对权力游戏的批判与对真实本质的追求。
《送洪侍御二首》是一首典型的政治诗,诗人通过对当时政局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对权力和世态的深刻洞察。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了对变化无常的政治的感慨,尤其是“闻引而西忽改辕”的句子,生动地表现了政治决策的随意与不稳定。
诗人在提到“小毖”与“大招公”时,隐喻了权力与地位的对比,暗示了小势力在大权威面前的无奈与屈从。而“鳞无婴者宁非谄”的一句,更是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扭曲,表达了对谄媚者的不屑。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将社会的腐朽与真实本质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真实与虚假、权力与谄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与象征,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扭曲与人性的复杂。
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什么?
“鳞无婴者宁非谄”中的“鳞无婴者”指代什么?
诗中“膜外浮荣均臭腐”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1.A,2.B,3.A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怀与豪情。两者在表现手法与主题上各有千秋,但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