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宵民》

时间: 2025-04-26 03:43:30

诗句

大雅无忧怨,宵民有爱憎。

鲁侯天不遇,臧氏尔何能。

惨惨心如虺,营营舌似蝇。

谁于销骨地,一鉴玉壶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0

原文展示:

大雅无忧怨,宵民有爱憎。
鲁侯天不遇,臧氏尔何能。
惨惨心如虺,营营舌似蝇。
谁于销骨地,一鉴玉壶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高雅的人没有忧愁与怨恨,而夜晚的百姓却充满了爱与恨。鲁国的侯爵遭遇不幸,臧氏又怎能有所作为?内心悲惨得如同毒蛇,舌头活跃得像苍蝇。谁能在这消磨骨头的地方,看到一面如玉壶般冰冷的镜子呢?

注释:

  • 宵民:指夜晚的百姓,代表普通人。
  • 鲁侯:指鲁国的侯爵,可能暗指鲁国的统治者。
  • 臧氏:指臧氏家族,历史上有显赫的地位。
  • 惨惨:形容内心的悲惨。
  • :一种小蛇,象征毒性。
  • 营营:形容繁忙、活跃。
  • 销骨地:形容极为艰辛的地方。
  • 鉴玉壶冰:比喻清冷的镜子,可能象征清醒或真实的反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生平经历较为曲折,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

创作背景: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比高雅与平民的情感,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宵民》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高雅与低俗之间的情感差异。诗中提到的“宵民”,象征了普通百姓在苦难中挣扎的生活,他们的爱恨情仇在夜晚显得尤为明显。而“鲁侯”与“臧氏”的提及,则暗示了权贵阶层在动荡中无能为力的无奈。诗人通过“惨惨心如虺”的描绘,展示了普通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情感深邃而沉重。最后一句“谁于销骨地,一鉴玉壶冰”似乎在呼唤一种清醒与觉悟,想要在现实的苦难中寻找一丝光亮。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社会中的不公,展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的同情与关怀。李群玉在此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歌的情感基调沉重而又蕴含着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雅无忧怨:高雅的人没有忧愁与怨恨,暗示权贵的逍遥与冷漠。
  2. 宵民有爱憎:普通百姓充满了爱恨情仇,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情感。
  3. 鲁侯天不遇:鲁国的侯爵因天命不济而遭遇困境,代表权力的无奈。
  4. 臧氏尔何能:质疑臧氏家族在困境中的能力,反映出对权贵的不满。
  5. 惨惨心如虺:内心的痛苦如同毒蛇,寓意深刻。
  6. 营营舌似蝇:形容人们在生活中的忙碌与无奈。
  7. 谁于销骨地:暗喻艰难的生活环境,令人窒息。
  8. 一鉴玉壶冰:暗示一种清醒的反思,或许是在苦难中寻找真理。

修辞手法

  • 对比:高雅与平民的情感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如“心如虺”与“舌似蝇”,形象生动。
  • 象征:玉壶冰象征理想与真理。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宵民:象征普通百姓的生活。
  • 鲁侯:代表无能的权贵。
  • :象征内心的痛苦与危险。
  • :暗喻生活的琐碎与繁杂。
  • 玉壶冰:象征清醒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宵民”指的是谁?

    • A. 高雅人士
    • B. 普通百姓
    • C. 权贵阶层
  2. “惨惨心如虺”中的“虺”指的是什么?

    • A. 鳄鱼
    • B. 小蛇
    • C. 大象
  3. 诗中“鲁侯天不遇”表达了什么情绪?

    • A. 愉快
    • B. 无奈
    • C. 自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群玉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现状和普通人的生活,表现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但李群玉的诗更具象征性,杜甫则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群玉研究》

相关查询

通真观 通真观 天柱峰 天基瑞应宫 题至道宫云巢轩 题桃源图 题龙首图 题鹤林丈室用俞紫薇韵 题朝阳洞中 桃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学等 日昃旰食 小小 亅字旁的字 鱼竿 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好谋善断 养威蓄锐 言字旁的字 识时知务 殳字旁的字 廉茂 掘墓鞭尸 怀刑自爱 日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