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昼寐》

时间: 2025-04-26 05:06:05

诗句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05

原文展示: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白话文翻译:

竹林桂树在傍晚显得萧条,任凭他人对我嘲讽。
鸟儿惊飞,打断了我在林中的梦,微风拂过,书卷在枕前展开。
正当我如庄周梦见蝴蝶时,谁又知道惠子正在想鱼呢?
人世间没有快乐的事情,只想去往华胥国。

注释:

  • 筠桂:指竹和桂树,象征清雅和高洁。
  • 宰予:指孔子的弟子宰予,古代文人,可能暗指被嘲讽的人。
  • 庄生蝶:指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的典故,代表梦与现实的交替。
  • 惠子鱼:惠子是惠施,庄子的朋友,鱼指代的是对事物的认识。
  • 华胥: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被认为是晚唐“山水田园诗”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盛世,时代相对安定,但诗人内心却感到孤寂,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昼寐》一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开篇,展现了诗人在竹林桂树间的闲适与萧疏。首联“筠桂晚萧疏”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此情此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愁苦与无奈。接下来的“任人嘲宰予”,则是将自己的处境与被嘲讽的宰予联系在一起,隐喻了诗人被人误解或嘲弄的心情。

“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两句,诗人以鸟的惊飞打断梦境,表明内心的焦虑;而“风展枕前书”则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引用了庄子与惠子的经典典故,表达了对自由与现实的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梦境与现实的模糊。

最后一句“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华胥国作为理想的归处,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体现出一种哲理思考,也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筠桂晚萧疏:描绘了黄昏时分竹林和桂树的凋零,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任人嘲宰予:表达了被他人嘲讽的无奈与愤懑。
  3. 鸟惊林下梦:鸟的惊飞打断了安静的梦,象征着内心的烦闷。
  4. 风展枕前书:微风轻拂,书卷随风展开,象征着知识与理想。
  5. 正作庄生蝶:引入庄子的梦境,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束的追求。
  6. 谁知惠子鱼:暗示人对现实的理解与梦境的追求之间的不同。
  7. 人间无乐事:直白地表述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8. 直拟到华胥:将向往理想国度的渴望展现无遗。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庄生蝶”),将梦境与现实对立。
  • 拟人的手法(如“风展书”),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筠桂:象征清雅与孤独。
  • :象征自由与梦的破碎。
  • :象征变化与知识的传播。
  • 庄生蝶:象征自由的梦境。
  • 华胥:理想与逃避现实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提到的“庄生蝶”是出自哪个哲学家的故事?

    • A. 孟子
    • B. 庄子
    • C. 荀子
  2. 诗中提到的“华胥”代表了什么?

    • A. 理想国度
    • B. 现实生活
    • C. 历史事件

答案

  1. B. 庄子
  2. A. 理想国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李群玉的《昼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隐居生活的理想,但李群玉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孤独感,而王维则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满足和对自然的融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社酒 幽居初夏 秋晓书感 晚步江上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三首 其三 後一日复雨 和范待制月夜有感 初夏幽居 访野人家 简湖中隐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宸旒 大路椎轮 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攒眉蹙额 犬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瞑思苦想 龙鼎 包含白的成语 杯水之谢 殒泣 辛字旁的字 进荣退辱 丶字旁的字 神机鬼械 养痈遗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