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琴曲歌辞。升仙操》

时间: 2025-04-30 10:51:01

诗句

嬴女去秦宫,琼箫生碧空。

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丛簧发仙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穷。

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1:01

原文展示:

嬴女去秦宫,琼箫生碧空。
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丛簧发仙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穷。
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嬴女(指秦国的公主)离开秦宫,悠扬的琼箫在碧蓝的天空中响起。凤台被烟雾笼罩,鸾鸟在空中轻舞飘飞。诗人再提到周太子,也曾遇见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丛簧(古乐器)发出仙乐,轻盈地在紫霞中飞舞。诗人感叹,混浊的世道难以长久,通往清净之地的道路似乎无尽。只可惜一旦飞升到天汉之上,世人又怎么能再相见呢?

注释:

  • 嬴女:指嬴姓的女子,此处特指秦国的公主。
  • 琼箫:美玉制成的箫,象征着高雅的音乐。
  • 凤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而神秘的地方。
  • :一种神鸟,常用以象征美好与吉祥。
  • 浮丘公:传说中的隐士,代表追求自由与超脱的精神。
  • 丛簧:古代的一种乐器,发出清脆的声音,象征仙乐。
  • 紫霞:指美丽的霞光,象征着神秘和仙境。
  • 浊世:混乱的世道,指腐败的社会环境。
  • 清都:指理想中的清净之地。
  • 霄汉:高空,象征着超凡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飘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常以音乐和仙境为题材。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仙乐与超脱,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反映出个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群玉的《琴曲歌辞·升仙操》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流畅的音韵,展现了一幅超脱尘世的美丽画卷。诗中通过对琼箫、凤台、鸾鸟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气氛,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以“浊世不久住”作为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对短暂生命的感慨与对永恒理想的向往。诗的最后一句“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更是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全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同时又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嬴女去秦宫:描写公主离开秦国,暗示对自由的追求。
  2. 琼箫生碧空:音乐在天空中飘扬,传达了高雅与美好。
  3. 凤台闭烟雾:凤台被烟雾包围,营造神秘的意境。
  4. 鸾吹飘天风:神鸟在空中飞舞,象征着自由与灵动。
  5. 复闻周太子:提及历史人物,增强诗的文化厚重感。
  6. 亦遇浮丘公:暗示追求超脱的隐士,反映诗人的理想。
  7. 丛簧发仙弄:仙乐声起,渲染出梦幻的气氛。
  8. 轻举紫霞中:轻盈的姿态,象征着诗人的超然与洒脱。
  9. 浊世不久住:对现实的批判,反映了诗人的忧虑。
  10. 清都路何穷: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达了追求的执着。
  11. 一去霄汉上:指向高远的理想境界,暗示难以实现。
  12. 世人那得逢:感叹与理想世界的遥不可及,表达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琼箫生碧空”比喻音乐的美好与空灵。
  • 拟人:鸾鸟“吹”天风,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超脱尘世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箫:优雅的音乐,象征高洁的情操。
  • 凤台:神秘的空间,代表理想境界。
  • :象征美好与和谐,传达对自由的渴望。
  • 紫霞:美丽的自然现象,象征仙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嬴女”是指哪个国家的公主?

    • A. 楚国
    • B. 秦国
    • C. 齐国
    • D. 周国
  2. “浊世不久住”中的“浊世”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世界
    • B. 混乱的世道
    • C. 宁静的生活
    • D. 仙境
  3. 诗中提到的“浮丘公”是什么样的人物?

    • A. 诗人
    • B. 隐士
    • C. 王子
    • D. 学者

答案

  1. B. 秦国
  2. B. 混乱的世道
  3. B. 隐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 《庐山谣》 by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群玉的《升仙操》更侧重于音乐与超脱的意象,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美与人生态度的哲学探讨。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三和谢娱亲堂扁 次韵晁子与 赠赵当可 画堂春 春思 无题 次韵次尹俊卿梅花绝句 其五 江梅 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次韵晁子与 以朝鸡送樊氏兄弟效鲁直体作两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烛残年 九华 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讳隐 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千万万 耻结尾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秘册 殳字旁的字 渊图远算 控驾 烨熠 闹中取静 异政殊俗 矢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