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夕》

时间: 2025-05-01 13:46:40

诗句

十二层楼夜月明,美人帘底坐吹笙。

芙蓉露冷秋衣薄,翻到霓裳第几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6:40

原文展示:

十二层楼夜月明,美人帘底坐吹笙。
芙蓉露冷秋衣薄,翻到霓裳第几声。

白话文翻译:

在这明亮的夜晚,十二层高的楼阁下,美人坐在帘子底下吹着笙。芙蓉花上的露水寒冷,她的秋衣轻薄,似乎在翻动霓裳时发出了几声轻响。

注释:

  • 十二层楼:指的是高楼,象征着气势和繁华。
  • 夜月明:夜晚的月光明亮,营造了一个清冷而美丽的夜景。
  • 美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暗示着诗中的情感寄托。
  • 帘底:窗帘的底部,表示美人在窗前。
  • 吹笙: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表示音乐的优雅和氛围的轻松。
  • 芙蓉:指的是荷花,象征着清丽和高洁。
  • 露冷:露水寒冷,暗示着秋夜的凉意。
  • 秋衣薄:形容女子穿着轻薄的衣服,显示出秋季的寒意。
  • 霓裳:美丽的衣裳,常用以形容音乐的优美和舞蹈的轻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美好幻想,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的一个夜晚,表达了对夜色与美人的赞美,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男女之情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倾慕。

诗歌鉴赏:

《秋夕》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与美人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秋夜场景。诗的开头“十二层楼夜月明”便设置了一个高大明亮的背景,象征着繁华与宁静并存的氛围。接着“美人帘底坐吹笙”,音乐的悠扬与女子的美丽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感觉。芙蓉花上清冷的露水,强化了秋季的寒意,而“秋衣薄”则暗示了女子的柔弱与娇美,使得读者在感受到季节的变迁时,也能体会到美人的脆弱与美丽。最后一句“翻到霓裳第几声”则让人想象美人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轻舞,似乎在这个静谧的夜晚中,流露出一丝忧伤与思念。整首诗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在情感上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二层楼夜月明:高楼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晰的夜景。
  2. 美人帘底坐吹笙:美人坐在帘子后面,悠扬的笙声增添了夜的静谧与优雅。
  3. 芙蓉露冷秋衣薄:芙蓉花上的露水透出秋夜的寒意,女子的衣衫轻薄,暗示她的娇弱。
  4. 翻到霓裳第几声:美人在舞动时的声音引发了夜的静谧,似乎在诉说着心底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芙蓉”比作美丽的女子,传递出清丽的意象。
  • 拟人:露水的寒意与秋衣的轻薄,赋予了自然界以人情。
  • 对仗:整首诗讲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美丽景象与美人的优雅,展示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清冷与宁静,代表着思念与孤独。
  • 美人:象征着美好与柔弱,代表着人间的情感。
  • 芙蓉:象征清丽与高洁,代表着自然的美。
  • 秋衣: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个人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美人”在何处坐? A. 窗前
    B. 帘底
    C. 芙蓉旁
    D. 亭子里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笛
    B. 古筝
    C. 笙
    D. 琵琶

  3. “芙蓉露冷”的意思是? A. 露水很温暖
    B. 露水寒冷
    C. 芙蓉花盛开
    D. 秋天来临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写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但更多的是对兄弟的牵挂,情感更为沉重;而李美的《秋夕》则更侧重于对美的享受与秋夜的清冷,情感较为柔和。

参考资料:

  • 相关古诗词全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长乐渡 高阳台 题华秋岳横琴小像 高阳台 中泠纪游图 高阳台 见杨花感悼仙客 高阳台 西湖春感 高阳台 邵陵途次得舍弟书,却寄并呈彭暄午 高阳台 高阳台 高阳台·戊子除夕 高阳台 夜雨不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又作别论 门楣 麥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马骑 革字旁的字 蝯眩 左右图史 塍蛇无足而飞 监临自盗 移山竭海 热开头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殳字旁的字 包含耿的词语有哪些 阿顺取容 醉生梦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