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48
《按田》
作者:黄庭坚 〔宋代〕
河水积峥嵘,山雪晴索寞。
幽斋怯寒威,况复出城郭。
马为蝟毛缩,人叹狐裘薄。
淤泥虎迹交,丛社乌声乐。
桥经野烧断,崖值天风落。
泄云迷鸿蒙,戴石瘦荦嶨。
攀缘若登天,扶服如入橐。
穷幽至河麋,落日更盘礡。
新民数十家,飘寓初栖托。
壮产无惰农,荒榛尽开凿。
临流遣官丁,悉使呼老弱。
恩言谕官意,鄣水陂可作。
春秧百顷秔,秋报千仓获。
掉头笑应侬,吾麦自不恶。
麦苗不为稻,诚恐非民瘼。
不知肉食者,何必苦改作。
我行疲鞍马,且用休羁络。
艰难相顾叹,共道折腰错。
势穷不得已,来自取束缚。
月明夜萧萧,解衣宽带索。
卧看云行天,北斗挂屋角。
析薪爨酒鼎,兴至且相酌。
河水缓缓流淌,山上的雪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冷清。
幽静的书斋里感到寒冷的威压,更何况要走出城外。
马儿瑟缩着身体,像刺猬般的毛发,人们叹息着狐皮衣服太薄。
淤泥中留下了虎的足迹,丛林里传来乌鸦的欢叫。
桥已经因野火而断,悬崖边上风声呼啸。
云彩泄落,迷惑了鸿雁,石头上瘦得如同苍翠的松树。
攀爬仿佛在登天,扶助就像是进入怀抱。
在幽深的地方看见河里的麋鹿,落日光辉映照着河面。
新来的村民有几十家,漂泊的生活刚刚开始安身立命。
勤劳的农民不知疲倦,荒野的树木全部被开垦。
在河边派遣官吏,让他们呼唤老人和孩子。
恩言传达官员的意图,阻塞的水塘可以开垦。
春天播种百亩稻谷,秋天则获得千仓的丰收。
转过头笑着对你说,我的麦子可一点都不差。
麦苗不为稻子而生,实在担心百姓的苦恼。
不知肉食者,何必苦苦要求改变。
我骑马疲惫不堪,暂且解开缰绳休息。
艰难的相互凝视叹息,大家都说折腰错了。
形势逼人无可奈何,自己反而给自己束缚。
月光如水夜色萧瑟,解下衣服宽松带子。
卧看云在天空中飘动,北斗星挂在屋角。
作者介绍: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常常在诗中抒发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黄庭坚的田园生活之中,表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理解与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辛勤劳动,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按田》是一首展示田园生活的诗,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农民的辛勤。诗中初段描绘了河流与山雪的景象,给人一种冷清、孤寂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随着诗的深入,描写转向农村的生活,展现农民的勤劳与不易。
诗中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儿的缩毛与人们的叹息,表现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而对于田间劳作的描绘,则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尤其是在描写春秧与秋收时,诗人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农民勤劳的赞美,强调了农业对社会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工作的热爱,最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反映出农民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
诗词测试:
《按田》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马为蝟毛缩”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