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2:05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
作者:黄庭坚
鼓缶多秦声,琵琶作胡语。
是中非神奇,根器如此故。
范公秉文德,断国极可否。
至今筦枢机,大度而少与。
蝉嫣世有人,风壑啸两虎。
小心学忠孝,鄙事能垅亩。
持论不籧筱,奉身谢夸诩。
颇知城南园,文会英俊侣。
何当休沐归,怀茗就煎去。
这首诗开头提到打鼓的声音像秦地的乐曲,琵琶的声音则像胡人的语言。这其中并非没有神奇之处,都是因为根本的才能如此。范公秉持文德,治理国家的能力究竟如何?直到今天,管理大权的人,宽大容人却少有真正的交往。蝉鸣声中,世上有人在,风口呼啸着两只猛虎。谨慎地学习忠孝之道,鄙俗的事情也能耕种田亩。言论不拘泥于细节,奉身于此而不自夸。对城南园的了解颇深,文雅的聚会中有许多英俊的朋友。何时能够休息归来,端一壶茶,慢慢煮去。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受到杜甫的影响,注重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庭坚与友人范子夷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范公的敬仰及对当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黄庭坚在诗中通过音乐和文化的对比,展现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黄庭坚的《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通过音乐和文化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范子夷的敬意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开篇的“鼓缶多秦声,琵琶作胡语”,以音乐入诗,展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的差异,暗含对文化认同的思考。接着,诗人对范公的赞美,既是对其德才的认可,也隐含了对当权者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与思考。尤其是“至今筦枢机,大度而少与”,指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者的孤立与自大,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流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句则转向个人修养和生活态度,强调忠孝之道与对平凡事务的珍视,体现出一种回归自然、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结尾的“何当休沐归,怀茗就煎去”,更是描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而富有韵律,内容上深刻而富有情感,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化、政治、个人修养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忠孝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声”象征什么?
A. 外来文化
B. 中华传统文化
C. 音乐的多样性
D. 个人修养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的看法?
A. 小心学忠孝
B. 何当休沐归
C. 至今筦枢机,大度而少与
D. 持论不籧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