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0:03
公无渡河,河深不可渡,中有白石,齿齿崭崭兮峨峨。
蛟龙九头,戴角峥嵘,崟磕兮水鳞鳞兮冲素波。
公无渡河,吹沙暮多风。河伯筑梁结两螭,汝无羽翼堕水中。
涉水虽可乐,不如登山阿。噫!嗟嗟公无渡河。
请不要渡河,这河水深不可渡,河中有白色的石头,嶙峋而高耸。
河中有九头蛟龙,角状的身影威武雄壮,翻涌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请不要渡河,黄沙飞舞,暮色沉沉,河神正在架梁修建,水中有两条龙,
你若没有翅膀,必定会沉入水中。
涉水虽然可以带来快乐,但不如登山的乐趣。唉!哀叹吧,公,切勿渡河。
李梦阳(约1580-1640),明代诗人,以其豪放与奔放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公无渡河》是李梦阳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明末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加深。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警示。
《公无渡河二首 其二》通过对渡河的忌讳,表达了对危险的警惕和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河流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通过“蛟龙九头”与“河伯”的形象,生动展现了在命运的波涛中,个体的脆弱与无助。与其冒险渡河,不如选择稳妥的方式,暗示着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应有的谨慎。
全诗的情感基调反复强调了“公无渡河”的警告,显示出一种关心与怜惜的情感,同时也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李梦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生命选择的反思,警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应保持谨慎,选择更稳妥的道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朋友的关心。
“公无渡河”中的“公”意指:
A. 一位国君
B. 一位朋友
C. 一位诗人
D. 一位神明
诗中提到的“蛟龙九头”代表:
A. 安全
B. 快乐
C. 危险
D. 努力
诗句“涉水虽可乐,不如登山阿”的主要意义是:
A. 水比山更美
B. 登山更容易
C. 选择稳妥的道路更为重要
D. 没有乐趣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李梦阳的《公无渡河》更强调人生的警示与选择的谨慎,而王之涣则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