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公无渡河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8-12 12:29:42

诗句

公无渡河,一苇奈何。

河水万丈,出没蛟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12:29:42

原文展示:

公无渡河,一苇奈何。河水万丈,出没蛟鼍。

白话文翻译:

不要渡过这条河,单凭一根小芦苇又能如何?河水深不可测,水中出没着蛟龙和鳄鱼。

注释:

  • :指诗中的人,可能是特指某位君子或朋友。
  • 渡河:过河,意味着冒险或挑战。
  • 一苇:一根小芦苇,象征着脆弱和无力。
  • 奈何:如何、无奈,表示无能为力。
  • 河水万丈:形容河水深得无法估量。
  • 蛟鼍:蛟龙和鳄鱼,象征着危险和威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宗道,号适园,明代文学家、诗人、戏曲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美,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三首》是胡应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劝诫,表达了对人生风险的警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风险的警觉和对人性脆弱的思考。开篇“公无渡河”直截了当,犹如一声警告,提醒人们在面对危险时应保持警惕。接下来的“一苇奈何”,则进一步突显了面对浩瀚河流时个体的渺小与无力,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无奈感。

“河水万丈”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深邃与神秘,令人感受到自然力量的无情与不可预测。最后“出没蛟鼍”更是将潜在的危险具象化,蛟龙和鳄鱼的出现,象征着在未知的环境中可能遭遇的致命威胁。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告诫,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无渡河:提醒他人不要轻易过河,暗示潜在危险。
  2. 一苇奈何:强调单凭微弱的力量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3. 河水万丈:形容河流的深度,暗示险境。
  4. 出没蛟鼍:描述在水中潜伏的危险生物,警示可能的威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水比作深不可测的危险,形象生动。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警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应谨慎行事,强调个体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人生的道路与未知的挑战。
  • 一苇:象征着脆弱与无力。
  • 蛟鼍:象征着潜在的危险与威胁,警示人们要小心行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无渡河”中的“公”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友人或某位君子
    • C. 河流
  2. “一苇奈何”中提到的“一苇”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脆弱
    • C. 安全
  3. 河水的深度在诗中如何形容?

    • A. 浅浅的
    • B. 万丈
    • C. 清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行路难》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行路难》中同样表达了面对人生险阻的艰难,但李白的豪放与逐梦态度与胡应麟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李白更强调勇往直前,而胡应麟则更强调小心翼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过秦楼 六禾邮示此调,依韵报之 过秦楼 观程砚秋演春闺梦有感 过秦楼 过秦楼 津门题壁 过秦楼 六月廿三夕吴山香社极盛循山小步经月娥家 过秦楼 过秦楼 柳 过秦楼 ?厂归自华山,相遇淞壖,以填词图属题,并送其北上 过秦楼 松陵城外经疏香阁故址感赋 过秦楼 和慈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重 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八佳人 张曲江 包含黜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志表 月落星沈 金舠 手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精兵猛将 风清月明 山童石烂 首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砥名砺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