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13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过去的刘子政,已经在邺王城显得憔悴。
他写字时头发已白,但看到书籍时眼神依然明亮。
平原上的秋天树木色彩斑斓,沙丘脚下传来暮钟的声响。
归来的大雁已南飞尽,然而我却无处寄托这份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秀丽著称,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与刘景文相识之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时光流逝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写刘景文的身世与内心,展现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本质的深思。开篇提到的“憔悴”二字,立即引起读者的关注,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气氛,暗示岁月对人容颜和精神的影响。接着“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承接着前句,展现了刘子政即便年岁已高,仍然有着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的渴望,这种精神状态让人倍感敬佩,也让人对老去与忘却产生了思考。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几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色彩与声音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最后一句“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无处寄托的情感的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在秋天的背景下愈发显得深沉而感人,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孤独。
逐句解析: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描述刘子政的身世与处境,强调其因时光流逝而显得憔悴的状态。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对比头发的白与眼睛的明亮,体现出即使年纪大了,心中对知识的热情依然存在。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树木的颜色与钟声的意象相互交织,增添了诗的韵味。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情感的寄托无处,产生了深深的惆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对友人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对友人身世的惋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刘子政”是谁的别名?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黄庭坚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友谊的珍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