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39:28
闰后阳和腊里回,
濛濛小雨暗楼台。
柳条榆荚弄颜色,
便恐入帘双燕来。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之后的阳光和温暖,细细的小雨在楼台上悄然落下。柳枝和榆树的花苞在春风中摇曳,似乎在调皮地展示着它们的色彩,让人不禁担心,双双的燕子会飞入窗帘之内。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风格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春回大地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此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春近四绝句 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初现,其意境清新、温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欣喜。诗中的“闰后阳和”传达了春天渐渐来临的气息,阳光温暖而和煦,给予人们一种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濛濛小雨”则增添了一种朦胧而细腻的气氛,小雨轻轻地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境界,仿佛是春天的低语。
“柳条榆荚弄颜色”中,柳条和榆荚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展示它们的生命活力。最后一句“便恐入帘双燕来”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欣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担忧:燕子归来,意味着春天真正的到来,而这又引发了对过去寒冷冬季的回忆。整首诗浑然天成,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通过对细雨、柳条和燕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和”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便恐入帘双燕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担忧
B. 欢喜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柳条榆荚”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热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黄庭坚的《春近四绝句》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黄庭坚则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敏感与享受,二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选择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