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1: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1:26:07
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
已将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风与奉扬。
治道修明当正宁,皇威震叠到遐方。
复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及第后感恩的心情。诗的开头,银河清晰明亮,宛如华丽的锦绣,照耀着九天的光辉。作者期望能将自己的德行像雨水一样普遍传播,同时将仁爱之风四处弘扬。接着,他表达了自己治国理政的美好理想,愿意在正直的治理下带来安宁,皇帝的威严更是震慑四方。最后,作者重申自己追求复仇的决心,表示即使儒生年岁已高,也仍不改初心。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士彦,号吟松,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反对权臣专权,提倡清明政治,作品风格豪放激昂,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诗写于陈亮及第之际,表达了他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理想和对个人复仇理想的坚持。
这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壮丽的银河和美丽的文章,展现了诗人的宏伟志向和美好愿望。接着,诗人通过“德雨”和“仁风”表明自己的政治理念,强调道德修养和仁爱之心对于治国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治道修明当正宁”体现了他对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考,进一步表明了他对国家繁荣的期望。“皇威震叠到遐方”则体现了对国家强盛的信心,表现出诗人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最后,诗人提及复仇的志向,表达了他即使身处儒生的身份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强调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方式,内容上更是充满了豪情壮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治理的理想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政治的向往和对个人信念的坚持。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清晰思考?
A. 云汉昭回倬锦章
B. 治道修明当正宁
C. 复讎自是平生志
诗中“德雨”比喻什么?
A. 雨水
B. 德行
C. 风
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陈亮
比较陈亮的《及第谢恩》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皆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但陈亮更强调国家的责任与个人的理想,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