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8:08
奉和幸大荐福寺
作者: 赵彦昭
宝地龙飞后,金身佛现时。
千花开国界,万善累皇基。
北阙承行幸,西园属住持。
天衣拂旧石,王舍起新祠。
刹凤迎雕辇,幡虹驻彩旗。
同沾小雨润,窃仰大风诗。
这首诗描绘了大荐福寺的盛况与美丽,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赞美。诗中提到这片宝地在龙飞之后(即有贵人或皇帝到来),金身佛像显现的时刻,象征着宗教的光辉和国家的繁荣。千花盛开,国家的界限渐渐变得模糊,万善汇聚成皇基(皇家的基础)。北阙(指皇宫)承接到皇帝的巡幸,西园则是负责寺庙的住持所管理。天衣轻拂着古老的石壁,新的祠堂在王舍之地崛起。寺庙的凤凰迎接着雕刻精美的车辇,五彩的幡旗在风中飘扬。人们共享小雨的滋润,我却暗自仰慕那激荡人心的豪情诗词。
赵彦昭,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为主,风格清新、明快。
这首诗作于唐代,当时佛教文化盛行,寺庙成为重要的宗教与文化中心。此诗应是在某次皇帝巡幸大荐福寺时所作,表达了对佛教和国家繁荣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荐福寺的美丽与庄重。诗的开头以“宝地龙飞后,金身佛现时”开篇,直接交代了背景,暗示了寺庙所处的历史和文化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千花开国界,万善累皇基”的描绘,表现了佛教对国家的庇护和人民的向往。
全诗运用了对仗工整、意象丰富的手法,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刹凤迎雕辇,幡虹驻彩旗”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皇家巡幸时的盛况,彰显了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同时,最后两句“同沾小雨润,窃仰大风诗”则展现了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文化、对自然的感怀与敬仰。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国家繁荣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对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共鸣。
诗中的“宝地龙飞后”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帝王的到来
B. 风水宝地的形成
C. 佛教的兴起
答案: A
“刹凤迎雕辇”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A. 祭祀
B. 皇家巡幸
C. 平民庆祝
答案: B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佛教文化的崇敬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