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5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50:22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燕应制
作者: 赵彦昭 〔唐代〕
贤族唯题里,儒门但署乡。
何如表岩洞,宸翰发辉光。
地在兹山曲,家临郃水阳。
六龙驻旌罕,四牡耀旂常。
北斗临台座,东山入庙堂。
天高羽翼近,主圣股肱良。
野竹池亭气,村花涧谷香。
纵然怀豹隐,空愧蹑鹓行。
贤良的家族只在题名的地方,儒雅的门第只在地方署名。
哪里比得上那表露在岩洞中的圣旨,发出辉煌的光彩。
土地在这山的曲折处,家就在郃水的阳光下。
六条龙的旗帜少见,四匹马的旌旗常常闪耀。
北斗星临近台座,东山进入庙堂。
天空高远,羽翼靠近,君主圣明,辅佐得体。
野外的竹子,池塘的亭子,带来清新的气息,村里的花朵,涧谷里的芬芳。
即便心中怀有豹的隐秘,依旧感到羞愧,无法追随鹓鸟的行踪。
作者介绍:赵彦昭,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优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韦嗣立的山庄中应制而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表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开头两句以“贤族”和“儒门”引出,强调了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性。接着通过“表岩洞”和“宸翰发辉光”将自然景观与皇权象征结合,形成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诗中描绘的“地在兹山曲,家临郃水阳”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环境的眷恋与自豪,而“六龙驻旌罕,四牡耀旂常”则表现了对权力的尊重与向往,体现了士人的忠诚。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天高羽翼近,主圣股肱良”表达了对明君的赞美和对贤臣的期待。
最后,诗人以“纵然怀豹隐,空愧蹑鹓行”收尾,表现出对自身志向的反思,尽管心中怀有高洁的理想,仍感到与之相距甚远,反映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与追求。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形成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文化、道德的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贤族”指的是:
A. 有德行的家族
B. 有钱的家族
C. 农民家庭
D. 武将家庭
“宸翰”在诗中代表:
A. 普通书信
B. 皇帝的圣旨
C. 诗人的作品
D. 朋友的信件
诗中提到的“六龙”象征:
A. 亲情
B. 权力
C. 自然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