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苑中人日遇雪应制》

时间: 2025-05-09 00:42:23

诗句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23

原文展示:

苑中人日遇雪应制
作者: 赵彦昭 〔唐代〕

始见青云干律吕,
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
梅花柳絮一时新。


白话文翻译:

在这春天的初始,青天上出现了和谐的音乐,
突然迎来了瑞雪,似乎在应和阳春的到来。
今天回头看看上林的树木,
梅花和柳絮同时绽放,真是焕然一新。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云:青色的云,常用来形容高远的天空。
  • 干律吕:指的是和谐的音律,表示春天的到来。
  • 瑞雪:象征吉祥的雪,预示着丰收。
  • 阳春:春天,阳光明媚的季节。
  • 上林树:指的是上林苑中的树木,通常指的是皇家园林。
  • 梅花:梅花在冬春之交盛开,象征坚韧与高洁。
  • 柳絮:柳树的种子,轻盈飘飞,常与春天相联系。

典故解析:

  • 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因其美丽和丰饶而著名,常作为诗歌中的意象。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纯洁和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人日节(春节后的第七天),正值春回大地之际,作者通过雪与春花的交融,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开篇“始见青云干律吕”,描绘了春天初来的和谐氛围,青云与音乐的结合,给人以一种清雅的感觉。接着“俄逢瑞雪应阳春”,突出了春天的变化,雪与春的交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到来。

“今日回看上林树”,作者通过回望,表达了对过去的思考与珍视。梅花的盛开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而柳絮则带来一种轻盈与生机,二者的同时出现,恰恰体现了春天的多样与美好。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令人倍感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始见青云干律吕:描绘春天的到来,青云和和谐的音律象征着春的气息。
  • 俄逢瑞雪应阳春:突如其来的瑞雪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显示了自然变化的神奇。
  • 今日回看上林树:诗人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怀念那时的景象。
  • 梅花柳絮一时新:梅花与柳絮共同展现春天的生机,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梅花柳絮”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梅花和雪分别象征坚韧和吉祥,富有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着高远与理想。
  • 瑞雪:象征着吉祥与丰收。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
  • 柳絮: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始见青云干律吕”中的“青云”象征什么? A. 黑暗
    B. 高远的理想
    C. 暴风雨
    D. 大海

  2. “今日回看上林树”中,诗人是在回忆什么?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B. 未来的梦想
    C. 生活的烦恼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赵彦昭的《苑中人日遇雪应制》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与生机的描绘,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两首诗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团儿 次周清真韵,螺川画水仙 玉团儿 用周美成韵 玉团儿 和清真 玉团儿 其三 玉团儿 其二 玉团儿 其一 石州慢 壬申重九后一日过彊村丈吴门旧居 石州慢 韩山雅集 石州慢 遐厂词趣图 石州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蓐的词语有哪些 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倾瞩 卝字旁的字 令骥捕鼠 月没参横 局图 操纵自如 规复 车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顽腐 瓜葛相连 采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