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24
读唐书忠义传
志士慕古人,忠臣挺奇节。
就死有处所,天日为无色。
太义孰不知,临难欠健决。
我思杲卿发,可配嵇绍血。
志向远大的志士都仰慕古代的贤人,忠诚的臣子展现出非凡的节操。即使死去也有归处,然而在天日之下却显得毫无颜色。谁不知伟大的义理?在关键时刻却缺乏果断的决策。我怀念的杲卿之发,理应与嵇绍的鲜血相匹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悲壮著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之际,陆游通过追慕古代忠臣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对忠义的向往与对时局的忧虑,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陆游的《读唐书忠义传》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深情的诗。他通过对古代忠臣的慕名,展现了自己对忠诚与节操的推崇。诗中,陆游以“志士慕古人”开篇,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感情,显示出对古代英杰的崇敬。
“就死有处所,天日为无色”两句,表达了即便忠臣死去,也应有其归属,然而在现实中却感到无奈,仿佛在提醒人们对忠臣的漠视与不公。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的情绪愈加深沉。
接下来的“太义孰不知,临难欠健决”,则引发对当代人的反思,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缺乏果断决策的表现,暗指当时统治者的无能与失职,流露出陆游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
最后一句“我思杲卿发,可配嵇绍血”,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连结,表明自己愿意追随忠臣的精神,甚至愿意为此献身,表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忠义理想的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忠臣义士的崇敬以及对当前政治的失望,呼唤人们重视忠义精神,反映了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志士慕古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崇敬 C. 讽刺
“就死有处所”强调了什么?
A. 死亡的无奈 B. 生死无常 C. 忠臣的归属
“太义孰不知”中“孰”的意思是?
A. 谁 B. 何时 C. 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