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59
剪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一树珊瑚淡月,独照黄昏。
一片红梅映照着丹色的云彩。我害怕路上寒冷的江边,千重护卫着这清香。泪水如绡单般轻弹,妆容在厚重的枕上凝聚,惊讶地看见那消瘦的冰冷的灵魂。为了谁趁着东风换了颜色,让红雪飞舞满衣裙?吴苑中双双的身影,蜀地的高髻,忽然来到柴门前。想要寄给远方的故人千里之外,恨那燕支太薄,留下孤寂的春痕。玉管难以留住,金樽却容易让人泪下,几度残醉纷纷。只是在梦中谎记罗浮的梦,步伐轻盈如同在杏花村的夜晚。一树的珊瑚在淡月下,独自照亮黄昏的时光。
作者介绍: 王沂孙,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梅花抒发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氛围。
《一萼红 其四 红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诗。诗中通过梅花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诗的开头以“剪丹云”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清新的气息,梅花的红色在天际映衬着云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江边寒冷的惧怕,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在对梅花的描写中,诗人用“千叠护清芬”来形容梅花的香气,突显其清新与典雅。紧接着的“弹泪绡单”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的轻柔与梅花的坚韧形成鲜明对照,传达出一种脆弱而又美丽的情感。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为谁趁东风换色”表达了对情感的迷茫与无奈,似乎在探寻一个能够让自己心情改变的人。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自然意象,最终以“一树珊瑚淡月”的意象收尾,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的感叹,体现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一萼红 其四 红梅》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玉管”象征什么?
诗中“为谁趁东风换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