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57
绀葩乍坼。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闲门昼掩凄恻。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尚带唾痕香凝,怎忍攀摘。嫩绿渐满溪阴,蔌蔌粉云飞出。芳艳冷刘郎未应认得。
一朵朵绚丽的花瓣初次绽放,娇艳的红色宛如春天的气息。换上清雅的妆容,轻轻拂动着青色的螺壳。往日的歌声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飘荡,却恰似那个玉奴的风姿。经历风霜的瑶台,在何时种下,真是给了仙人般的气质。闲暇的门扉在白昼轻轻关上,显得凄凉。犹如淡淡的月光照耀下的梨花,重温清幽的气息。花瓣还带着清香,怎能忍心去摘呢?嫩绿的溪水边渐渐被阴影覆盖,粉色的云彩纷纷飞出。芳艳的花朵,冷冷的刘郎恐怕无法认得。
王沂孙,宋代诗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花的喜爱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
《露华(碧桃)》在意象的使用上极为丰富,诗中以“露华”开篇,暗示了清晨的露水与花朵的芬芳,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桃花的娇艳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诗中“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一句,既表现了桃花的清丽,也隐含了人对自然的深情与依恋。通过对比“旧歌共渡烟江”,诗人回忆往昔的美好,增添了几分感伤。该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青春、爱情和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以春花为主线,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青春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绀葩”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青螺轻拂”来形容什么?
诗中“怎忍攀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而王沂孙的《露华(碧桃)》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外在的美与内心的感受。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展现的角度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