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王戎部孝凤见寄》

时间: 2025-04-29 09:33:57

诗句

别去惟余两鬓皤,离怀可奈故人何。

不堪万里飘零甚,况值中年感慨多。

夜雨几时同把酒,朔风今日尚横戈。

千秋独羡鸱夷子,一舸偏能访苎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33:57

原文展示:

答王戎部孝凤见寄
——吴坤修

别去惟余两鬓皤,
离怀可奈故人何。
不堪万里飘零甚,
况值中年感慨多。
夜雨几时同把酒,
朔风今日尚横戈。
千秋独羡鸱夷子,
一舸偏能访苎萝。

白话文翻译:

分别后只剩下两鬓斑白,
离别的情怀让我对故人感到无奈。
万里飘零的生活让我难以承受,
再加上中年感慨更是多。
夜雨何时能与友人共饮,
而如今北风呼啸,尚需挥戈。
千秋万代我独羡鸱夷子,
他一只小船却能访得苎萝。

注释:

字词注释:

  • 鬓皤:鬓发变白,形容老年。
  • 离怀:离别的思念之情。
  • 不堪:难以忍受。
  • 飘零:漂泊不定,生活无常。
  • 朔风:北风,通常象征寒冷。
  • 鸱夷子: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象征自由自在。

典故解析:

  • 鸱夷子:传说中善于航海,象征着追求自由与不受拘束的精神。苎萝则是一种植物,象征着故乡的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坤修,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离愁别恨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以及对故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的“别去惟余两鬓皤”,即刻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老去的无奈,接下来“离怀可奈故人何”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对“万里飘零”的感慨,既是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无奈,也是对中年人面对生活压力的深刻反思。

随着诗句的深入,夜雨与酒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渴望与孤独的氛围。最后的“千秋独羡鸱夷子,一舸偏能访苎萝”则是对自由与归属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人们的孤独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去惟余两鬓皤:离别后只剩白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离怀可奈故人何:对故人的思念,无可奈何。
  3. 不堪万里飘零甚:生活在外漂泊,感到难以忍受。
  4. 况值中年感慨多:中年人对人生的感慨更加深刻。
  5. 夜雨几时同把酒:渴望与友人共饮的时光。
  6. 朔风今日尚横戈:现实的困境与压力在北风中显现。
  7. 千秋独羡鸱夷子:羡慕那自由自在的鸱夷子。
  8. 一舸偏能访苎萝:小船能寻访到故乡的柔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雨”与“朔风”,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鸱夷子”象征追求自由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鬓皤: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夜雨:代表孤独与思念。
  • 朔风: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 鸱夷子:象征自由、理想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鬓皤”指的是什么? A. 青春 B. 年老 C. 健康
  2. 诗中作者对故人的感情表现为: A. 释怀 B. 思念 C. 反感
  3. “朔风”在诗中象征: A. 温暖 B. 挑战 C. 亲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吴坤修的《答王戎部孝凤见寄》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吴坤修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中年的感慨,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吴坤修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怀 倦夜 哭汪信民二首 其二 哭汪信民二首 其一 端午即事 题于逢辰画 哭无逸兄三首 其三 哭无逸兄三首 其二 哭无逸兄三首 其一 朱濠州挽词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若死灰 幺字旁的字 价结尾的成语 嚎天喊地 极昼 尽其所能 竹字头的字 良工不示人以朴 突兀森郁 情常 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纷蔼 耆崛 尣字旁的字 小老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