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4:05
原文展示:
江上早秋(丙申岁作) 袁凯 〔明代〕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菰蒲已经茂盛,菱花和菱叶交错生长。 从景物中看自己的身世,却感叹岁月飘零,白白流逝。 野鸭觅食后争相飞远,江鹳避风后独自归巢迟。 战乱与秋色相连,白发增多,更添宋玉般的悲伤。
注释:
靡靡:茂盛的样子。 菰蒲:水生植物,菰和蒲。 陂:水边。 菱花菱叶:菱的植物,花和叶。 参差:交错不齐的样子。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境遇。 飘零:比喻人的流离失所。 枉岁时:虚度岁月。 野凫:野鸭。 争去远:争相飞远。 江鹳:江边的鹳鸟。 独归迟:独自归巢迟缓。 干戈:指战争。 头白:头发变白,比喻年老。 宋玉悲:指宋玉的悲秋之情,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以悲秋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凯在丙申年(可能是明代的某一年)创作的,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身世飘零、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悲秋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边的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菰蒲、菱花菱叶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诗人从景物中反思自己的身世,感叹岁月的飘零和虚度。野凫和江鹳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命运。最后,诗人将战乱与秋色相连,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宋玉悲秋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思自己的身世和时代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身世飘零的感慨,以及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靡靡菰蒲已满陂”中的“靡靡”是什么意思? A. 茂盛的样子 B. 凋零的样子 C. 平静的样子 D. 混乱的样子
诗中“得食野凫争去远”中的“野凫”指的是什么? A. 野鸭 B. 野鸡 C. 野鹅 D. 野鹤
诗中“头白尤多宋玉悲”中的“宋玉悲”指的是什么? A. 宋玉的悲伤 B. 宋玉的悲秋之情 C. 宋玉的悲愤 D. 宋玉的悲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